返回第739章 真好  状元的锦鲤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哥,他确实忙得脚不沾地,人清瘦了些,但精神还好。”李宝儿答道,将从萧谨言那儿带来的贺词和对联拿出来,“这是他特意为你们大婚准备的,他……实在抽不开身,再三让我表达歉意和祝福。”
    谨烨接过,看着兄长熟悉的字迹: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照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财源广进平安宅
    下联:福寿双全富贵家
    横批:福寿安康
    上联:迎春接福人财旺
    下联:和睦家庭万事兴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招财进宝
    上联:春临大地花开早
    下联:福满人间喜气盈
    横批:春满人间
    上联:花开富贵家家乐
    下联:灯照吉祥岁岁欢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龙舞九霄迎福瑞
    下联:凤栖梧桐兆吉祥
    横批:龙凤呈祥
    上联:瑞气盈门增百福
    下联:春风入户纳千祥
    横批:福满人间
    上联:祥光满室人财旺
    下联:瑞气盈门福寿长
    横批:福泽深厚
    上联:家和人顺福星照
    下联:国泰民安好运来
    横批:福星高照 谨烨眼中流露出理解与感动:“大哥的对联写的真好。”
    堂屋里,茶水氤氲着热气,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诉说着分别后的种种经历,询问着彼此的近况。
    窗外夕阳的余晖斜斜洒进来,将屋子映照得温暖而明亮。一路的风尘和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被家人的温暖话语涤荡干净。
    李宝儿看着公公舒展的眉头,婆婆眼角的笑纹,弟弟愈发沉稳的模样,还有谨烨即将成家的喜悦,心中充满了安宁与幸福感。
    这里,永远是她最踏实的归宿。
    晚饭后,李宝儿和儿子萧承煜一起坐在沙发上,享受着温馨的亲子时光。
    萧承煜突然对李宝儿说:“娘,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李宝儿微笑着点点头,鼓励他说:“好呀,宝贝,娘最喜欢听你讲故事啦。”
    萧承煜兴奋地开始讲述他自己编的故事:“从前有一只小猴子,它住在森林里。有一天,小猴子发现了一棵长满了香蕉的大树,它高兴极了,想要爬上树去摘香蕉。可是,那棵树好高啊,小猴子怎么也爬不上去。”
    李宝儿认真地听着,不时地发出惊叹声和笑声,让萧承煜更加自信地讲下去。
    萧承煜继续说道:“小猴子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找来了一根长长的树枝,然后把树枝靠在树上,像梯子一样。小猴子顺着树枝慢慢地爬上了树,终于摘到了好多好多的香蕉。”
    李宝儿鼓掌称赞道:“哇,宝贝,你这个故事好有趣啊!小猴子真聪明。”
    萧承煜得意地笑了起来,然后又说:“娘,我还想再讲一个故事。”
    李宝儿温柔地说:“好呀,宝贝,你继续讲吧。”
    萧承煜又开始讲起了他的下一个故事,李宝儿则静静地听着,享受着这充满童真的时刻。
    翌日清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李宝儿、李俊宝带着丫鬟小翠,儿子承煜雇了一辆轻便的马车,出了永州城,朝着李家村的方向行去。
    车轮滚过新修的黄土官道,比记忆中的坑洼小路平稳了许多。
    道旁杨柳依依,田野里是新插的稻秧,绿茸茸地铺展到远方,如同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柔软的绒毯。
    远处青山如黛,云雾缭绕在山腰,山脚下隐约可见白墙黛瓦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一派宁静祥和。
    “空气真好!”李俊宝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青草芬芳的空气,畅快地说道。比起京城,故乡的气息总是更让人心旷神怡。
    小翠也兴奋地指着窗外:“夫人您看,那边田里好多人,干活都带着劲头呢!”
    李宝儿顺着望去,果然见田间农人忙碌,但不同于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沉重,许多人脸上带着笑意,彼此间似乎还在大声交谈着。
    田埂修缮得整齐结实,几条新挖的水渠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灌溉着良田。偶有孩童在田边追逐嬉戏,笑声随风传来。
    越接近李家村,变化越是明显。村口那棵标志性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但树下不再是杂乱堆积的柴草和垃圾,而是用石子铺平了一块小场地,还摆了几块光滑的大石头,像是供人歇脚聊天的去处。
    几条村道也明显平整过,少了积水洼坑,多了几分整洁。
    马车在熟悉又略显陌生的家门口停下。依旧是那处带着小院的农舍,但院墙似乎重新垒过,茅草屋顶也换成了更结实的瓦片,窗户擦得亮堂,门上贴着崭新的“福”字,透着用心经营过的气象。
    听到动静,院门“吱呀”一声打开。首先探出头的是秦桂梅,她系着干净的围裙,手里还拿着一把青菜,看到他们,先是一愣,随即喜出望外:“哎呦!宝儿!俊宝!你们可算回来了!”她连忙回头朝屋里喊:“他爹!快出来!宝儿和俊宝回来了!”
    李老四也闻声从屋里出来,身上穿着半新的短褂,精神头看着十分足,笑着招呼:“路上累了吧?快进屋歇着!”
    一家人簇拥着进了屋。堂屋比记忆中明亮宽敞了许多,桌椅擦得发亮,墙壁似乎也重新粉刷过,不再有往日的烟熏痕迹。桌上摆着新沏的粗茶和几样自家种的瓜果。
    母亲拉着李宝儿的手坐下,仔细端详:“在京里受苦了吧?看着瘦了些,但气色还好。”她又看向李俊宝,“俊宝倒是更壮实了,你媳妇呢?怎么没一起回来?”
    李俊宝忙又解释了一遍。
    李英子乐呵呵地说:“如今村里日子好过多了!衙门里组织了修渠垦荒,粮税也比往年轻省,今年风调雨顺,收成肯定差不了!”
    母亲感慨道:“这都是托了新政的福,托了……唉,总之是遇上好时候了。”她似乎知道些内情,但并未点破,只是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