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3章 各路大军战况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玩闹归玩闹,面对正事的时候,长孙无忌的态度还是十分认真严肃。
    他之所以如此慎重对待契丹,也是因为对契丹实力的认可。
    契丹并不是部落组成的国家,而是跟大唐一样由一股核心势力统治,这股势力名叫大贺氏。
    因为权力的统一,其麾下文武大臣便能拧成一股绳。
    除此之外,契丹这个游牧民族,常年学习中原文化,并且打造了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契丹铁骑。
    契丹骑兵共分三等,第一等全身披甲,只有骑射最佳的士卒才能成为其中一员。
    第二等披半身甲,骑射技艺稍逊一筹。
    第三等不配盔甲,这样的士卒最多。
    像那帮成年牧民,他们只要有战马和武器,就是第三等骑兵。
    杜荷也收起笑脸,他脸色凝重应道。
    “赵国公,我们边出发边聊。”
    长孙无忌微微点了点头。
    临出发前,愤愤不平的长孙无忌还是写了一封弹劾程名振的奏疏,并让亲卫亲自送去长安。
    ...
    四天后。
    长安。
    太极殿内。
    李承乾正主持百官进行朝会。
    虽然各部主官和一众将军都派去征战,但是各部副官还是把该部门的政务扛了起来。
    李承乾朝房玄龄询问:“梁国公,现在天气逐渐变凉,过冬的衣物和被褥,有没有送到各路大军手中?”
    房玄龄站起来应道:“禀报太子殿下,所有衣物、被褥和粮草,均已送达。”
    这一场大战一共动员27万大军,以及上百万徭役。
    大唐能使用的战马和驴,全都被征集起来,用于搬运衣物和粮草。
    “好!”
    李承乾满意地说了一声好。
    别看朝廷派了大量的重臣离开长安,在房玄龄和高士廉的调度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加上有马周、张行成和于志宁等能臣的协助,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李承乾接着询问道:“当前各路大军的战况如何?”
    听到李承乾的询问,文武百官纷纷把目光放到房玄龄的身上。
    梁国公房玄龄临时执掌尚书省,所有的军报都会优先送到他手上。
    房玄龄应道:“张士贵已率领大军解了程咬金之围,而且在他们内外合击下,一共歼灭1万西突厥士卒。”
    “当前西突厥主力已退回去,他们靠坚固的城池和我们大军对峙。”
    “朝廷已经把攻城器械调集过去,预计5天后到达。”
    不管是程咬金还是张士贵,他们都没有带攻城器械过去。
    所以他们面对躲在城墙里面的西突厥士卒,并没有太大的办法。
    房玄龄接着说道:“李绩、牛进达和薛万彻三路大军,一共歼灭了6万东突厥士卒。”
    “不过由于薛万彻轻敌冒进,遭到东突厥骑兵主力的埋伏,一共折损了3500余人,而且还有2800余人受伤。”
    “当前薛万彻所部留在白道周边的城池休整,预计10日后再次发动大战。”
    什么!
    薛万彻所部是伤亡这么大?
    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吃惊的表情。
    杨师道站起来说道:“看来卫国公此前并没有说错,薛万彻此人有勇而无谋,难以独担大任!”
    “现在薛万彻遭此大败,麾下士卒定人士气低落,还请殿下另择将军取代薛万彻!”
    他的这个提议,顿时得到一众大臣的赞成。
    众人纷纷持着笏板,朝李承乾劝谏道。
    “薛万彻狂妄竖谋,导致士卒伤亡惨重,应该将其押回长安审判!”
    “薛万彻麾下一共才2万兵马,现在一战伤亡6300余人,这仗还怎么打?”
    “还请太子殿下另择将领!”
    听到一众大臣劝谏的话,李承乾的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
    他思索片刻,随后摇了摇头道。
    “临时换将乃是大忌,孤稍后会修书一封,鞭策薛万彻!”
    “至于换将之事,休要再提。”
    当前还未出战的将领,并没有人能取代薛万彻,只能继续让薛万彻领兵作战。
    他希望薛万彻能知耻而后勇,在战场上多多杀敌。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他们看到太子态度坚决,只好拱手喊道。
    “殿下圣明!”
    自从陛下去养病以来,太子殿下的态度越来越强硬,而且决断也比较有魄力。
    等文武大臣坐下来后,李承乾接着伸手示意道。
    “梁国公,您继续汇报。”
    “诺。”
    房玄龄点了点头,接着汇报道:“苏定方、席君买和王君愕打得不错,一共歼灭5万余薛延陀主力,并且打下薛延陀四成疆域。”
    “目前薛延陀主力龟缩在皇庭郁督军山一带,并且在西突厥的支援下,站稳了脚跟。”
    “苏定方、席君买和王君愕三位将军,他们正在寻找新的战机。”
    房玄龄说的5万薛延陀主力,并不仅包含老弱病残,而是成年男子。
    李承乾听到三位心腹爱将打的这么好,他的脸上顿时充满笑容。
    他欣喜说道:“三位将军打的不错!”
    其余官吏也纷纷点头。
    如果不出意外,这三个武将后起之秀,以后定然是军方巨擘。
    当然也不是所有官吏都欣喜,像于志宁、张玄素、宇文节和柳奭等晋王府幕僚,他们的脸色变得无比凝重。
    太子培养的将领,已经能够跟李绩、程咬金和张士贵等老将相提并论了!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承乾看到房玄龄准备坐下去,他皱眉问道。
    “梁国公,杜荷、侯君集和李道宗三路大军,还没有战报传回来吗?”
    他们三路大军已经出征二十多天,按理说应该有战报传回来才对。
    房玄龄拱手道:“回太子殿下,尚未有战报传回。”
    就在这时,守在大殿外的内侍走进来,他姿态恭敬禀报道。
    “太子殿下,韩国公派遣亲卫送战报回来了!”
    嗡~
    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沉的议论声。
    朝廷一共派遣11路大军出征,唯独杜荷这个行军大总管,是文官为主。
    虽然杜荷顶着左武侯大将军的名头,但他并非职业军人。
    李承乾连忙说道:“快宣进来!”
    “诺!”
    内侍应了一声,随后转身低头离开。
    盏茶功夫后。
    张师政走进来,双手高举战报和奚族虎符,朗声禀报道。
    “禀报太子殿下,韩国公已率领大军歼灭奚族,特呈奚族虎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