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5章 他们发挥不了魏征的作用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仪用力地抓着杜荷的手臂,她脸上满是担忧问道:“夫君,你此话是何意?”
    “难道父皇有变故?”
    呃...
    杜荷的脸色微微一愣。
    这妮子,原来误会了他的意思。
    不过李承乾今年登基是绝密大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特别是作为皇帝嫡女的李仪,要是被她知道大哥要提前赶父亲退位,恐怕都没办法安稳睡觉。
    杜荷宽慰说道:“仪儿别担心,陛下现在能吃能睡,他老人家的身体很好。”
    “我的意思是关陇世家的人还不愿放弃,他们可能会怂恿李治继续跟太子争位。”
    “如今太子监国,李治还有野心,你说太子会让他好过么?”
    呼~
    李仪松了一口气。
    她还以为父皇的身子出现问题,方才把她给担心坏了。
    父皇没事就好!
    想到在并州的胞弟,李仪的眉头再次皱在一起。
    她低声说道:“夫君,如今朝局如此明朗,大哥的威望和呼声无人能比,为何舅舅他们还不愿意放弃?”
    “难道父皇之前敲打关陇世家之人,还不足以让他们醒悟过来吗?”
    “还是他们有篡权之心?”
    别说朝中的官吏,就连长安城的百姓心里都清楚,即将登基之人肯定是太子。
    毕竟太子的贤名在民间广为流传,且其余两位嫡系皇子,一个逃去倭国,一个被削爵赶去封地。
    这还有什么可争议的呢?
    杜荷笑着解释道:“仪儿,早些年太子的地位摇摇欲坠,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却暗中扶持李治,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和太子便无法很好共处。”
    “即便他们现在支持太子,等太子登基以后一样会将他们边缘化。”
    落井下石的恨,可不那么好解!
    李承乾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也见过太多的冷眼和背叛,他的心比其他人都敏感。
    如果长孙无忌在李承乾落魄的时候,能够伸出手拉他一把。
    那现在李承乾最倚重的人可能不是自己,而是长孙无忌那个国舅!
    亲属关系上的认同,有时候比贡献还要重要。
    李仪好奇问道:“夫君,为什么啊?”
    “此前薛万彻、王珪和魏征等大臣支持大伯,可父皇登基后依旧对他们委以重任,难道大哥没有这样容人的胸襟吗?”
    “长孙无忌还是我们的舅舅,大哥不能不计前嫌?”
    容人,也是要有度啊!
    李世民重用隐太子李建成的人,那是为了将李建成麾下的官吏顺利收复。
    结果也正如李世民所想,魏征奉命安抚河北地区的文臣武将,当李建成的旧部听闻魏征已被重用,他们纷纷放弃反抗,主动归附。
    如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他们有什么需要被收复的势力?
    毛都没有!
    杜荷轻声说道:“仪儿,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他们没办法发挥魏征和王珪的作用,他们跟裴寂和封德彝的地位倒是有些相似。”
    “陛下掌权以后,也是在短短两年内,把武德老臣全部清出权力中心。”
    “而且陛下还把地方州郡的官吏,全都换了一个遍。”
    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武德老臣,把秦王府的幕僚提拔上去。
    修改《武德律》便是突破口。
    李仪摇了摇头:“夫君,你们思考的事情太过复杂,我还是不掺和为好。”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她发现夫君的心思更加难以捉摸。
    怪不得魏王府和晋王府的幕僚都斗不过东宫,有夫君这样的人支持大哥,他们又怎么可能斗的赢。
    杜荷捏了捏她的脸颊:“仪儿,你这样的心态的对的。”
    “朝堂之上都是一帮爱勾心斗角的老阴币,稍有不慎便会着了他们的道,还是少跟他们沾上因果为妙。”
    想到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的夫君,李仪顿时觉得夫君很了不起。
    ...
    翌日。
    百官朝会结束后。
    杜荷刚回到户部不久,裴行俭就出现在房门外。
    “叩叩叩。”
    “韩国公,下官有事禀报。”
    杜荷挥了挥手:“守约进来吧。”
    看着穿着一身浅绯色官袍的裴行俭,杜荷的脸色微动。
    等裴行俭关上房门,走过来行礼时,杜荷轻声说道。
    “守约,你担任万年县令多久了?”
    裴行俭拱手道:“回韩国公,正好两年半。”
    原来过了这么久。
    杜荷微笑着说道:“守约,这些年你看苏定方、薛仁贵和席君买等人不断升迁,心里感触如何?”
    经过连年征战,他们三人不仅晋升为十六卫大将军,还遥领一州大都督。
    而裴行俭在数年前晋升为吏部司封司郎中,后来为了配合对付晋王李治,又转任万年县令。
    可以说他是东宫一众幕僚中,晋升最慢的人。
    裴行俭摇了摇头道:“回韩国公,在您的提携下,下官能在短短数年担任长安县令,心里已经十分满足!”
    “苏兄,薛兄和席兄三人,他们都是在战场一点一点拼下来的战功。”
    “下官对他们充满崇敬之意!”
    这些年大唐战亡了不少将士,能活下来的人都经历了九死一生。
    再善妒的人,也不能嫉妒这帮浴血奋战的将士。
    杜荷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你这些年执掌东宫密探,配合本官做了不少大事,你的功绩本官都给你记着。”
    “待太子殿下登基以后,我向太子举荐你为雍州牧、吏部尚书,还要封你为国公!”
    嗡~
    裴行俭感觉自己的双耳一阵耳鸣。
    这...
    这...这!
    裴行俭啪地一下跪了下去,他嘴唇颤抖道:“谢韩国公提携,下官愿誓死效忠韩国公!”
    说着他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整个人的脸色被血气充盈,看起来无比通红。
    看着同僚一个个高升,心里不酸那都是假话。
    现在太子登基在即,韩国公给他许下如此重大承诺,怎能不让他感动?
    “起来吧。”
    杜荷挥了挥手,他轻声说道:“守约,你这段时间好好观察上官仪和狄仁杰两人,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太子登基后,会成立枢密院,专门负责协助太子处理国事。”
    “本官为枢密院的院长,我打算任命你为副院长,下面有才能的属官,你得多挖掘一点才行。”
    什么!
    成立枢密院?
    韩国公还要任命他为副院长?
    裴行俭被诸多天大的好处砸中,已经激动地忘了自己要禀报的事。
    缓了许久。
    裴行俭激动应道:“多谢韩国公提携,下官这段时间一定多留意上官仪和狄仁杰,以及其他有真才实学的官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