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0章 暗流再起  昭华莫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流再起
    他转身回到书房,步伐坚定而沉稳,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与过去的自己决裂。他走到书桌前,拿起那封密信,毫不犹豫地将其扔进了火盆里。信纸在火焰中迅速燃烧,瞬间化为灰烬,仿佛他之前的荒唐念头也随着这火焰一同被吞噬殆尽。
    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他的脸庞,映出了他眼中的决绝和果断。从今日起,他要彻底改变,不再被那些无谓的情绪和杂念所左右。他要沉住气,按照外祖父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首先,他要扳倒太子秦君泽,然后再谋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窗外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依旧聒噪不堪,但此时的秦君宇却觉得这声音不再那么刺耳。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内心的平静让他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一切。他知道,这场争储之路漫长而艰难,充满了无数的变数和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只要自己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秦君宇的书桌上,他早早地起了床,精神抖擞地坐在书桌前。他传召了刘仲文,这位太医院的太医昨日曾给他出了一个不太靠谱的主意。刘仲文接到传唤后,心中忐忑不安,以为自己要大祸临头了。他战战兢兢地来到王府,一路上都在胡思乱想,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然而,当他见到秦君宇时,却发现这位王爷的神情异常平静,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怒气冲冲。秦君宇只是淡淡地对他说道:“昨日之事,本王仔细想了想,确实有些不妥。父皇如今病重,理应以正统的汤药进行调理,你就不必再费心其他的方法了。”
    刘仲文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即如释重负,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连忙磕头谢恩,感激涕零地说道:“臣谢殿下明鉴!臣这就回太医院,定当尽心为皇上调理身体,绝不再有丝毫懈怠!”
    秦君宇随意地挥了挥手,看似漫不经心地让刘仲文退下,但其实他的心中早已对刘仲文起了戒心。在刘仲文转身离开的瞬间,秦君宇迅速向身旁的侍卫使了个眼色,并压低声音吩咐道:“盯着刘仲文,别让他乱说话。如果他胆敢把今天的事情泄露出去,立刻将他处理掉,绝不能留下任何后患。”侍卫心领神会,领命后便悄无声息地跟随着刘仲文,确保他不会乱说乱动。
    处理完刘仲文的事情后,秦君宇回到内室,换上了一身素色的衣衫。这一身装扮既显得他低调朴素,又不失端庄稳重。他挑选了一些精心准备的礼品,然后带着这些礼物,步履稳健地朝着皇宫走去。
    皇宫内,言文帝正躺在病榻之上,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气息也十分微弱,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淑妃则静静地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给文帝喂着药。当秦君宇走进寝宫时,文帝缓缓地睁开了双眼,他那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在看到秦君宇的瞬间,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
    “宇儿来了。”文帝的声音轻得如同蚊蝇一般,但其中却蕴含着对秦君宇的慈爱和期许。
    秦君宇见状,赶忙快步走到床边,双膝跪地,叩头行礼,口中说道:“儿臣给父皇请安,祝父皇龙体安康,早日康复。”他的语气恭敬而诚恳,没有丝毫的敷衍之意。
    文帝微微点头,嘴角勉强扯出一个笑容,示意秦君宇起身。秦君宇依言站起,走到文帝身旁,关切地询问道:“父皇的身体可有好转?儿臣近日忙于朝堂之事,未能时常前来探望,还望父皇恕罪。”
    文帝摆了摆手,轻声说道:“无妨,朕知道你事务繁忙。朝堂之事固然重要,但你也莫要太过操劳,注意自己的身体。”
    秦君宇连忙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秦君宇顺势坐下,接过淑妃手里的药碗,小心翼翼地给文帝喂药:“父皇病重,儿臣理应在身边尽孝。朝堂之事有太子和大臣们打理,父皇不必操心,安心养病便是。”
    他这话看似是劝文帝安心,实则是在提醒文帝——太子在朝堂上掌权,而自己只关心父皇的身体。
    文帝何等精明,岂能听不出弦外之音?他咳嗽了两声,缓缓道:“太子性子急,有时做事不够周全,你若有时间,也多帮着劝劝他。”
    秦君宇心里一动,连忙应道:“儿臣遵旨。儿臣定会尽力辅佐太子,不让父皇操心。”
    淑妃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知道,秦君宇这是听了赵爱峰的话,开始收敛锋芒,走“孝悌”之路了。
    秦君宇在宫里待了一个时辰,陪文帝说了些家常话,才起身告辞。离开皇宫时,他正好遇到太子秦君泽。
    秦君泽身着太子蟒袍,神色倨傲,见了秦君宇,只是淡淡点了点头:“二弟也来看父皇?”
    “正是,”秦君宇笑着行礼,“太子殿下也来请安?”
    “父皇病重,本宫身为太子,自然要多来照看。”秦君泽语气淡淡的说道,“对了,三弟,下个月是太后寿辰,本宫已经让人准备了厚礼,你也该早点准备,别失了礼数。”
    秦君宇心里冷笑,面上却恭敬道:“多谢太子提醒,儿臣定会备好贺礼。”
    看着秦君泽离去的背影,秦君宇的眼神冷了下来。他知道,太后寿辰就是他的第一个机会——他必须在寿宴上给秦君泽一个教训,让父皇和百官看看,太子并非表面上那般稳重。
    回到王府后,秦君宇立刻召来周先生和几个心腹幕僚,商议太后寿宴的事。
    “太子要在寿宴上大出风头,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他出个丑。”周先生道,“太后素来喜欢风雅,太子为了讨好她,定会准备诗词歌赋之类的节目。我们可以找个机会,让他的诗词被人指出抄袭,或是有不敬之语。”
    秦君宇点头:“这法子可行,可如何让这事做得天衣无缝?若是被太子察觉是我们做的,反而不妙。”
    “可以找个第三方。”另一个幕僚道,“太子近日拉拢了礼部侍郎张大人,张大人为人趋炎附势,却没什么脑子。我们可以让人伪造一封太子的书信,说他觉得太后寿宴不必太过铺张,甚至有些不敬之语,再把书信偷偷送给张大人,让张大人在寿宴上‘不小心’说出来。”
    秦君宇眼睛一亮:“好主意!张大人一心想讨好太子,定会把书信当成太子的真心话,到时候在寿宴上说出,就算太子想辩解,也说不清了——毕竟书信上的字迹,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周先生补充道:“还要找个可靠的人模仿太子的字迹,再把书信送到张大人手里时,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另外,寿宴当天,我们要安排几个人在一旁‘附和’张大人,让事情闹大,让皇上和太后都知道。”
    秦君宇拍了拍手:“就这么办!你们立刻去安排,务必在太后寿宴前把一切准备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