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大汉初立  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栾昌之死传到萧梁耳中,让他也是默然无语。
    栾昌此人,有古人之风,轻生重义。
    虽然的确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但悍然刺伤明怀石后主动赴死的行为,的确令人震撼。
    五月下旬,因为栾昌之死,耽搁了数日的俘虏交换,在北凉和吴国主动放低姿态的情况下,继续进行。
    无论栾昌是否刺伤明怀石,是否自己寻死。
    但他死在了归墟港,这就是事实。
    理亏的赫连银树派出使者,只需萧梁答应,一年之内不攻打归墟港,同时以对等的俘虏赎回栾昌尸体以及那几百游侠义从军。
    但萧梁略一思索,却是拒绝了,双方仍然按照原先约定的条件,交换俘虏。
    萧梁的原话,就是无论栾昌是死是活,依然是大汉侠义之士。
    他虽身死,萧梁依然觉得,其尸身,比那数千吴国俘虏、十万两白银更为重要!
    这算是另外一个版本的千金买马骨。
    使者将萧梁的话传回归墟港之后,赫连银树以及变成独眼龙的明怀石不但没有欣喜,反而却是面面相觑。
    如果萧梁答应归墟港一方降低的条件,那倒也没什么。
    但眼下看似萧梁吃了亏,却让天下人看到了他对于麾下将领的尊重、重视!
    对于一个兵败被俘,已经死去的栾昌,萧梁都如此重视,那活着的将领,还用担心不被汉王器重么?
    听懂掌声!
    ......
    而且萧梁此举,也是让所有将领都有一个目标——
    归墟港失去的一切,今后汉王大军,必定要重新夺回来!
    今日失去的这数千俘虏,十万白银,明日,还要以十倍,百倍的代价夺取!
    而这种行为,赫连银树和明怀石根本无法阻止。
    难道他们能说,这俘虏我们不要了,十万两白银我们也不要了。
    所以两人也只能硬着头皮,接收了八千吴国俘虏,十万两白银。
    负责交换双方俘虏的,正是陵城李存孝。
    在萧梁的授意下,李存孝全军肃穆,为栾昌扶灵。
    陵城之中的5000无双铁骑、5000丹阳兵,杀气腾腾,让接受俘虏的赫连银树都为之胆寒。
    李存孝身上的杀气,更是宛若实质。
    交接完毕,陵城一万大军退回,果然依照约定,并没有攻伐归墟港的军队。
    随后萧梁命人将栾昌棺木送回辰州,安葬在辰州郊外的陵地之中,并亲自手书祭文。
    栾昌家人,加倍优待,其子栾宇年纪和萧长等人相仿,直接接入王府之中,让王妃魏樱收养为义子。
    玉京城外,攻城大军也逐渐偃旗息鼓,纷纷退回摩天岭和齐国境内。
    而渝国那边,在天斗关之下被岳飞大军一顿暴揍,随后随着大离覆灭等消息传来,也终于知道了深浅,同样选择暂停战事。
    这一次在涅盘教串联下,针对汉地的群狼攻势,便暂时告一段落。
    结果而言,萧梁大胜,灭一国,获取了更加广袤的领土。
    五月底,萧梁开始本月的召唤。
    【军团:名将.李傕\/兵种.飞熊军(2000)】召唤后,获得东汉名将李傕及其麾下精兵2000飞熊军效忠,冷却时间为30个自然日。
    【军团:名将.韩当\/兵种.解烦兵(2000)】召唤后,获得三国名将韩当及其麾下精兵2000解烦兵效忠,冷却时间为30个自然日。
    这俩只能说都一般,不过从性格来说,萧梁还是选择韩当。
    毕竟李傕这家伙实在是太残暴了,即便对萧梁忠心耿耿,有时候也未必能管得住自己的性格。
    韩当的儿子虽然拉胯,但本人在世的时候,倒是忠心耿耿,且具备一定的勇武和军略。
    不算什么顶级名将,但也在水准之上。
    解烦兵作为东吴精锐,不管怎么说,比新兵训练而成的大汉步卒,还是强了不少。
    如今辰州正缺兵员,萧梁便让韩当和2000解烦兵驻扎此地,拱卫辰州以及王府。
    而各方劝进的奏章,也继续纷至沓来。
    随即萧梁便以汉王的身份,率众前往龙池山山顶,登高设祭坛,并延请得道真人、高僧一起祷告上天。
    虽然整个活动有些迷信,但在这个时代,算是必要的程序。
    对于萧梁诚心诚意的询问,上天的态度很好。
    无论佛、道两家,得到的神谕都是萧梁堪当大任,可更进一步,登基称帝!
    于是,在数次拒绝群臣的劝进奏章之后,萧梁也总算“无奈”答应了下来。
    首先,定都辰州,改名长安。
    国号大汉,萧梁为大汉皇帝。
    六月下旬,乃是黄道吉日。
    在这之前,官方邸报,乃至《汉府周报》,都公开通报了萧梁即将登基的消息。
    长安城中原本的汉王府,为皇宫,宫殿暂时不做扩建。
    一时之间,天下瞩目。
    虽然以萧梁如今所掌控的地盘,登基也是情理之中,但渝国小皇帝、齐国老皇帝都在朝堂之上破口大骂。
    不过汉地民间,对这种事倒是乐见其成。
    毕竟萧梁在位的时候,百姓生活逐渐富裕,对外战争,也是赢多输少。
    他做皇帝,大部分人都不会有意见。
    返回辰州之后,萧梁暂时闭门不出,每天就和家人在一起。
    萧长、萧治、萧久三个儿子,近来纷纷开窍。
    虽然年纪不大,但读书识字的萧梁却是大幅提升。
    两个女儿萧月如、萧明心,也越发冰雪聪明,乖巧懂事。
    看来这麒麟赐福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
    六月无事,各国都暂时进入了平稳期。
    下旬,登基大典开始。
    萧梁换上以红黑为底,明黄纹理的五爪金龙袍,头戴帝王冠冕,在群臣山呼万岁之中,正式登基称帝。
    自此,中土之中,大汉初立。
    萧梁也首次以“神临元年”为起点,开始确立自己的年号。
    随后,大汉皇帝萧梁,封赏后宫,以及诸位文武。
    魏国长乐公主魏樱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统领三宫六院。
    渝国公主郗月,被封为德妃。
    吴国公主姜雨,被封为淑妃。
    渝国余氏,被封为顺嫔。
    渝国黄氏,被封为宁嫔
    长子萧长,被册封为大汉太子,储君之位。
    次子萧治,被封为蜀王。
    三子萧玖,被封为衡王。
    长女萧月如,被封为安乐公主。
    次女萧明心,被封为顺安公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