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天来临,渔阳山的积雪开始一点一点的融化。
可代国和它北方的土地,依旧笼罩在一片雪白之中。
梁国!
上京!
梁王召相国议事。
至于梁王全力栽培的世子,自然也出现在大殿之中。
“京城有消息传来,宋王已经开始将都城的百姓迁往京城。”
手持卷宗,梁王眉头紧锁。
“宋国——要亡了!”
睿智的相国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宋国也是帝国的大诸侯之一,与梁国并存两百余年,
如今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自然让人心生感慨。
当然,如果宋国是被梁国吞并,相国只会欢呼雀跃。
“主上,这样一来,徐国的大军便可以随时侵入西原?”
想到这一点,相国脸色一变。
“宋王还不算愚蠢,他主动向朝廷让出了一部分土地,作为西原的屏障。”
梁王语速平缓。
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算是这个时代的缺点之一。
京城距上京城超过千里,而且中间又横着山势险峻的代国。
冬季能有这样的传递速度,已算是十分难得。
相国听后,先是轻轻点头,随即眉头又微微皱起。
“主上,这样一来,朝廷控制的区域又要大上不少。”
相国的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忧虑。
在这个时代,土地的增加往往意味着人口的增加。
人口是什么?
兵源!
“朝廷的扩张名正言顺,寡人也无可奈何。”
梁王发出了一声轻叹。
“好在我们至少能从陈国拿到两省之地。”
顺着梁王的思路,相国开始预测灭掉陈国后的收获。
“两省之地,过百万的人口,相国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世子的声音突然在一旁响起。
“这意味着如有需要,我们可以继续扩充军队。”
相国转向世子,态度恭敬依旧。
“不!这意味着我们多出了上百万张吃饭的嘴。”
世子开口纠正,神色严肃。
如今的陈国,粮食本就紧缺,北边的地界尤为严重。
一旦梁国彻底将其纳入版图,最先解决的,就是他们吃饭的问题。
可梁国——
也没有余粮啊!
世子的表述言简意赅,相国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梁王看向世子,开口询问。
“父王,三分陈国之后,我们将与朝廷和桐国直接相邻——”
“你想从桐国购粮?”
梁王打断了世子的解释。
“父王,我们可以与朝廷交易,获取粮食。”
世子起身,冲梁王拱手弯腰。
梁王命他坐下回话。
“朝廷会卖给我们粮食?”
等世子落座,梁王问出一句。
“如果我们能替朝廷牵制桐国,相信朝廷一定会考虑我们的建议。”
世子表现得极为自信。
从他的措辞中不难看出,他已经将各方势力的博弈,视为一桩桩的交易。
“才刚刚与桐国达成协议,转头又同朝廷合作,这主意,大概也只有你能想得出来。”
梁王笑着点评两句,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欣赏。
世子微微欠身,表现得十分谦虚。
————
陈国!
北境!
陈王终于等来了京城的家书。
不过信中的内容,与他想象的天差地别。
愤怒之后,陈王终于明白过来,他与京城王府的沟通,已被皇帝彻底斩断。
好在他与盛天的沟通还十分顺畅!
相国的效率极高,想追随陈王的,差不多已经全部离城。
城中剩下的普通百姓,相国体谅他们的难处,不过那些商人——
相国命人搜罗出一些违法的证据,然后将几家现银充裕的富商投进了大牢。
家产全部充公,清点完毕后运往东北。
至于延州被攻下,相国并未放在心上。
他相信桐国的世子,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只要这两家互相牵制,他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桐军与虎贲军的冲突,在不断升级。
等到双方完成了一场超过千人规模的厮杀后,局势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
虎贲军!
帅帐内,张统领脸色铁青,注视着沙盘的目光无比凶狠。
“统领,对面的桐军变得如同疯狗一般,恐怕是因为我们占了延州。”
一副统领站在沙盘旁边,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还用你说,占了延州,镇东军就可以直指盛天,桐国的那位世子还不急得睡不着觉。”
另一副统领接过话茬,补充了两句。
“你俩就不能让本帅清静一会?”
张统领浑厚的声音在帐内响起。
“统领,一百三十一换两百五十九,这战绩可以了。”
先开口的那位副统领满脸堆笑。
他指的,是双方在冲突中损失的将士。
一百三十一,自然是虎贲军的伤亡。
“老子是在琢磨这个?”
张统领瞪了那人一眼,骂出了一句脏话。
军中就是这样,关系越是亲近,骂起来越是顺口。
那位副统领也不慌乱,请张统领示下。
“锦衣卫已经查清了这支桐军的底细,前不久,他们才从海上过来。”
张统领的脸色依旧有些难看。
上司一开口说起正事,帐内的将领立刻站直了身子。
“本帅一直都在琢磨,桐国的世子将他们派到此处的用意。”
正常来说,是不会将一支远道而来且不熟悉情况的军队,布置在最前沿。
而且面对的,又是敌方最强悍的军队。
“统领,他们在人数上占据极大的优势。”
有人说出自己的见解。
“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张统领看了那人一眼,神色已经缓和了许多。
“不过——本帅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话锋一转,张统领又否定了那人的判断。
“如今登陆的桐军,至少也有三十余万,整个桐国能有多大?又能养活多少军队?”
“桐王会放心的将这数十万人交到世子的手中?”
一连好几句问话,让众人陷入到思索之中。
以张统领为例,他是世袭罔替的勋贵,是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
尽管他是东线战场的统帅,可真正直属于他的,也就是这数万虎贲军,和在后面巡弋的虎豹骑。
镇、定二军,也只是在战略上服从调动,张统领并无插手具体事务的权限。
世子就算是桐国的继承人,可天无二日,桐王难道就丝毫都不会防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