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1章 孩子风波(二)  生死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1章 孩子风波(二)
    “先委屈你几天,为师也会尽快查清事情真相的。”
    “师傅你去忙吧,大牢又如何,不过是我家的家业而已。
    产业不分好坏,我就当来视察工作。”
    南音看到阿朵公主心情平静,才放心的走了。
    阿朵公主站在牢里,看向牢里窄窄的窗户,一道光通过窗子照在地面上,暗道:
    “璃哥哥,我们等你。”
    凤迦异一回到南诏城,就去了停尸房。
    仵作正在验尸。
    “见过王子。”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
    仵作回答道:
    “他确实死于咬舌自尽。
    不过…”
    仵作顿了顿,“他的脖子和手腕处,发现多处软组织挫伤,有明显的皮下出血。”
    凤迦异说道:
    “通俗点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仵作说道:
    “他死前,被人用绳索之类的,拴过脖子和手腕。”
    凤迦异知道,这事不简单,果然也不简单。
    “还有别的发现吗?”
    仵作摇摇头。
    “行,我知道了,你们继续验,要仔细查,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漏掉,我晚点再过来。”
    刚出门,南音也来了。
    “王子,里面情况如何?”
    “这其中果然有猫腻。”凤迦异说道:
    “祭师死前,可能遭受到过威胁,他的脖子和手腕,被人用绳子拴过。”
    “他们手伸得不仅长,动作还挺快。”
    “国师,你是说茶家?”
    南音点点头,“你想想看,丽娜回来,提出去巍宝山祭祖,然后孩子就在巍宝山出事了。
    孩子刚出事,茶家军就以请愿为由,包围了太和城。
    他们一这波操作下来,近点说,是要杀掉阿朵公主。
    远了说,大王要是不同意杀公主,他们就有反的理由,趁机取而代之。”
    “这些我也知道。”凤迦异道: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孩子到底在哪里?”
    “这也是我的疑问。”南音说道:
    “孩子确实是在巍宝山失踪不假,但巍宝山已经搜了很多遍,没找到孩子。
    这事是茶家一手谋划的话,茶丽娜应该不会真的对她的儿子动手才对。
    看她的反应,她不愿意回太和城,应该是担心孩子。”
    “孩子。”凤迦异重复着,“孩子…现在,破局的关键,是孩子?!”
    “对。”
    “可是,连茶丽娜都不知道孩子下落的话,我们又能去哪里找孩子?”
    南音思考后,小声对凤迦异说道:
    “我觉得,阿朵和驸马应该有对策。
    不然,驸马不会丢下阿朵,一个人跑掉的。”
    凤迦异仔细一想,“对呀,我也么没想到。
    国师,我们现在怎么办?”
    “照目前形势,我们能干嘛干嘛。”南音说道:
    “茶家没有做出更进一步过激的事情,他们或许也在等孩子的消息。”
    南音凑近点凤迦异,“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拖延时间,等驸马回来。”
    “明白。”
    凤迦异调用军队,开始全城范围内,大查特查。
    一天过去,孩子没有任何消息。
    茶丽娜坐立不安,已经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
    孩子需要母乳,刚满月的孩子,一天时间杳无音讯,众人心里都沉甸甸的。
    伏松王子勃然大怒,他已经写信回吐蕃。
    孩子失踪的消息,就这样传到吐蕃,也传到大唐。
    “真是天助我也。”
    杨国忠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具体什么机会,他都不知道。
    直到今天,他得知吐蕃王的长孙,在南诏出事。
    他觉得,他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去传鲜于仲通来。”
    “微臣见过宰相,不知宰相传我前来,是有何指示?”
    杨国忠满面春风,道:
    “大人,拿下南诏的机会,终于来了。”
    鲜于仲通一脸疑惑,“宰相,微臣…微臣老了,这个灭国军功,我是无缘了。”
    杨国忠一秒钟黑脸,“你都不听听我要说什么,就这么急着推脱,不妥吧?”
    “微臣知错。”
    杨国忠今天心情好,没有责备鲜于仲通。
    “特大好消息,吐蕃和南诏,即将闹翻了。”杨国忠说道:
    “而且,南诏内部,已经发生动乱。
    有密报称,南诏国茶家,已经把太和城围了。”
    鲜于仲通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意外,说道:
    “如果消息确切,那南诏还真是内忧外患。”
    “所以说,这次,是灭南诏的绝佳时机。”
    鲜于仲通大败而归,对再次出兵南诏,明显不感兴趣。
    即便,现在的南诏,听起来一攻就破。
    杨国忠继续说道:
    “你熟悉南诏国情,这次,我想派你再次征讨南诏。”
    鲜于仲通“扑通”一声跪下来,道:
    “多谢宰相赏识,我年事渐高,确实不适合当主帅征讨南诏。
    微臣不才,请宰相另选贤明。”
    “你可是认真的?”
    鲜于仲通跪着低头不语。
    杨国忠怒了,道:
    “你不会忘了,你现在的官是怎么来的吧?”
    “承蒙宰相厚爱,我这官拜宰相所赐。”
    “你记得就行。”杨国忠很生气,“若不是我,你早已和八万征讨南诏大军,葬身异国他乡了。”
    鲜于仲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年纪大了,还是对拿下南诏没有信心。
    杨国忠威逼利诱,他就是不愿意再次征讨南诏。
    “是微臣无能,不能替宰相分忧。”
    “我看你是当大官太久,已经忘记加官晋爵是需要军功在身的。”
    杨国忠和鲜于仲通不欢而散。
    “没有我,你算什么东西?”
    两天后后,鲜于仲通收到了贬官的旨意。
    鲜于仲通拿着圣旨,仰天长叹,道:
    “我命该如此,能活着已经是幸运。”
    从张虔陀到贾奇俊,他们都死在南诏。
    鲜于仲通知道,他这次若是再去征讨南诏,估计没命回来了。
    所以,一个和南诏相关的历史人物,即将登上历史舞台—李宓。
    李宓在云南任职多年,也是一个“云南通”。
    “我念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有唾手可得的军功,你不要,大把有人要。”
    杨国忠贬了鲜于仲通的官后,找到李宓。
    二人一拍即合。
    第三次天宝战争,就这样开始悄悄酝酿中。
    这次,杨国忠要万无一失。
    而正在这个时刻,左旋锋捡到一个天大的机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