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7章 三桂  铁蹄哀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月二十五日一早,韩林和李柱、范继忠等亲卫路过广渠门,前几日大战的战场,此时只剩下一片狼藉,泥土当中还插着一些断裂的箭矢,百余个关宁军正在收尾善后。
    二十二日,在 “环阅京师” 以后,皇太极率女真、蒙古大军在距离左安门南十四里的南海子驻扎。
    南海子又称上林苑,是皇家的游猎场,英宗、武宗、穆宗等皇帝经常率领文武百官在此出猎游玩,除了豢养大量飞鸟走兽的 “二十四园” 以外,这里还是农耕的培育地。
    而最重要的,皇帝每年都会在这里组织京营兵马举行围场教猎,因此有大量供军事使用的设施。
    面对兵临南城的女真人,位于城东的广渠门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阵地,因此袁崇焕又带领广宁军移师左安门进行防御,袁崇焕本人也再次回到了韩林之前去过的韦公寺。
    其实总得来说,左安门才是袁崇焕最初也最心仪的防御之地,不仅墙高楼密,而且城南拥有大量的民房和建筑,与能够让建奴跑马的平坦东郊相比,这里更适合守军。
    袁崇焕抵京以后也是在左安门一地修筑了防御工事,后来鞑子自北袭东,才不得不择地广渠门背城而战。
    但城东的通惠河也得有人防守,因此韩林的乐亭营仍在东便门戍守不动。
    昨日下午韩林收到袁崇焕的传信,叫其今日赶往韦公寺,袁崇焕要在那里举行军议。
    这倒是前所未有的事。
    兴许是一言九鼎惯了,过往,袁崇焕只顾下令,容不得韩林有半点推搪。
    至于帅帐众议,韩林作为这个崇祯硬塞给他的蓟镇营头,是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的。
    更何况,韩林还婉拒了他的拉拢。
    事出反常必有妖,面对如此一反常态的袁崇焕,韩林直觉这件事不太简单。
    至韦公寺庙门前,韩林掏出名帖叫门前的人代为通传,不久周文郁就从庙中走出,快步从阶上走下笑道:“韩将军来了,快请进。”
    见周文郁还是那副随和亲善的样子,韩林原本提着的心略微放了下来。
    将马缰递给李柱,两个人一起往寺内走,看着偏院内拴着的几头战马,韩林低声对着周文郁问道:“还有哪些大人来了?”
    “都司戴承恩一早就到了,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后到,参将谢尚政早了你一些,何可纲何副镇本来就坐镇中军一直都在韦公寺。”
    随后周文郁又罗列了一些人名,之前韩林也属于辽镇麾下,这些人他大部分没见过但也是听过的。
    不过好像少了一人。
    “祖帅未至?”
    周文郁笑了笑:“昨日皇上召都堂和祖帅入城面奏,折腾到了半夜,祖帅估计会来的晚一点,等祖帅到了,估计就要开始军议了。”
    韩林点了点头,德胜、广渠两门之战以后,估计是怕那些文臣们屏蔽上听,崇祯频繁召对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
    “都堂有没有说,圣上这次说了什么?”
    韩林看着眼前的斗拱飞檐上的积雪,继续向周文郁打探道。
    “这个,袁公未说,估计今日里军议要说的就是这个。”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走,就到了韦公寺的西殿,也就是种着那两棵海棠树的院子,此时院子里正有两个人在树下抬头观望,见韩林他们两个进来,其中一个人笑道:“韩兄来了。”
    韩林也笑着向前见礼:“卑职韩林,见过吴参将。”
    树下的两个人其一正是去年底时在山海关与韩林相见的吴襄。
    在山海关以后,韩林以亢家的粮食充作军粮,来换取吴襄手中的战马,如今乐亭营至少有三成的战马出自他手,两个人算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虽然戍地不同,但逢年过节的也会致信问候。
    “韩兄弟怎地如此见外多礼?”
    吴襄脸上升起一丝怪罪的意思,上前拉着韩林的手道:“韩兄弟在东便门打的那一仗我听说了,实在是壮我大明的声势。”
    紧接着吴襄向身后一摆手:“此犬子三桂也。”
    “三桂,快来见过你韩叔父,你们虽然年龄相若,但你韩叔父现在已经独领一军,以后跟你韩叔父多学着点。”
    韩林顺着望过去,就见吴三桂确实和记载当中的一样,白面无须,仪表堂堂。
    如果按照相貌来说,可能与 “乐亭之草” 金士麟不相上下,不过金士麟是个 “面瘫” 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冷峻的样子,而吴三桂则面容平静,嘴角含着笑意。
    吴三桂最惹人眼的就是那一双巨耳,这双耳朵可能比之前他见过阎尔梅小一点,但也堪称大了。
    “侄儿三桂,见过叔父,叔父轰冰却敌,实在是神来之笔,侄儿每每思来犹觉得热血沸腾。”
    与在三屯营见过的曹变蛟相比,这位后世的名人,面对可能比他还小的韩林,反而没有丝毫的抗拒,大大方方的就将 “叔父”“侄儿” 等言脱口而出。
    韩林也没想到,这次出征,一下子收了两个 “大侄子”。
    但两个人给他的感觉截然不同。
    曹变蛟明显是军人世家锋芒毕露,谁也不服的悍勇样子,而吴三桂则显得有些 “文气儒雅”。
    但韩林是知道后世历史的,面对这个放满清入关的祸首,在带入这个情感以后,韩林自然而然地对他充满了警惕。
    “三桂无需多礼,只是虚增的辈分而已。”
    说着他又向吴襄吹捧道:“吴兄虎父无犬子,三桂一表人才,才能出众,听说都堂那里也是十分青睐的,可以想到,日后辽东第三代将门,必将是三桂执牛耳也。”
    花花轿子众人抬,听到韩林的话,吴襄笑了起来,连道了两声不敢。
    旁边一直含笑看着几个人寒暄的周文郁此时出声道:“几位慢聊,为防都堂召唤,我先去前堂看看。”
    周文郁走后,吴襄马上转变了话题,和韩林聊起了军粮换马的生意,两个人很快就又敲定了一些细节,双方也算皆大欢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