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5章 商议婚事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襄阳城的风波暂歇,贾似道的算盘与公孙止的阴谋被暂时搁置一边。
    这日黄昏,晚膳过后。
    杨珑与杨沐风在院中嬉闹,杨过正与郭靖夫妇商议着北岸营寨的最新情报。
    小龙女忽而想起孟珙此前提及的提亲之事,这才惊觉,自与杨过重逢以来,诸多变故迭起,竟将这桩关乎终身的大事搁置许久。
    “过儿,” 她声音轻柔,带着一丝对孟珙的愧疚,轻轻走到杨过身边。
    “你可还记得孟珙日前所说的话?”
    杨过回头,见小龙女目光闪烁,一时有些困惑:“龙儿,你指的是何事?”
    “便是他说要提亲的事。” 小龙女微微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如今局势稍定,咱们是不是…… 该去樊城一趟了?”
    杨过猛地想起,数月前自己归来之时,小龙女曾提及答应孟珙,要自己做媒人到孟珙家中说亲。
    彼时事情紧急,此事便被暂且搁置。
    如今贾似道的威胁暂时缓解,捣毁蒙古营寨一事,也只待时机到来,恰是难得的闲暇。
    “瞧我这记性!” 杨过一拍额头,眼中闪过歉意。
    “龙儿,是我疏忽了。孟珙这孩子,如今也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既然他有此心,咱们自当重视。”
    郭靖在一旁闻言,抚掌笑道:“此事甚好!”
    “孟珙少年英雄,不知他中意的是哪家的姑娘!”
    小龙女笑道,“他师姐!”
    “若能成就这段姻缘,倒是一桩美事。” 黄蓉亦是点头微笑。
    “郭伯母说得是。” 杨过握住小龙女的手,“龙儿,你若愿意,咱们明日便动身去樊城。”
    “如今义军事务繁忙,咱们先去与孟老将军夫妇商议,也算全了礼数。”
    小龙女轻轻 “嗯” 了一声,眼中满是温柔。
    “过儿,这三书六聘可马虎不得!”黄蓉在一旁笑着提醒。
    “郭伯母,此事不是只需你情我愿便可吗?”小龙女一听,提亲订婚居然还会如此繁琐,急忙追问。
    黄蓉当即将男女婚嫁的礼仪说与小龙女知晓。
    “可是当初我与蓝儿,也并未有这些啊!”
    杨过笑着劝慰:“龙儿,江湖儿女对这些世俗礼数看得淡些。”
    “咱们如今陆师侄家中并无长辈...”
    “再说,咱们还未问过陆师侄本人意愿呢!”
    郭靖闻言,呵呵直笑,“过儿,陆姑娘如今也算是全真教门徒,此事还是跟孙道长说明才好。”
    杨过点头,“郭伯伯,说的是,我会告知孙道士。”
    小龙女轻轻点头:“孟珙一片赤诚,咱们也该尽早给人家一个答复。”
    “也该去见见孟老英雄夫妇,问问他们对婚事的意见。”
    杨过抚掌笑道:“好!既然如此,咱们明日便动身去樊城。”
    “正好这些时日局势稍稳,咱们便趁此机会了却这桩心事。”
    次日清晨,杨过与小龙女将杨珑和杨沐风托付给黄蓉照看。
    夫妇二人则换上一身便装,带着孟珙一同启程。
    眼下襄阳眼线众多,为免引人注目,三人并未骑马,而是施展轻功,沿着汉水西岸的官道疾行。
    孟珙得知要前往樊城提亲,少年人脸上难掩激动,一路上频频望向杨过,欲言又止。
    “孟珙,” 杨过瞥了一眼身侧的弟子,笑道,“看你这模样,可是紧张了?”
    孟珙脸颊微红,“师父,弟子并非紧张,只是…… ”
    “只是想到爹娘见到您和师娘,不知会多高兴。”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弟子愚钝,不知该如何开口……”
    小龙女在一旁温声道:“孟珙,你父母都是通达之人,只需如实相告便是。”
    “你师姐他们也是见过的,这门亲事,想必他们也会欢喜。”
    “龙儿说的不错。”杨过点头:“今日我与龙儿只是以师门长辈的身份,为你说媒。”
    三人一路行来,沿途所见皆是田园风光,与襄阳城的肃杀之气截然不同。
    樊城虽距襄阳不远,却少了几分战乱的阴霾,多了几分市井的烟火气。
    “过儿,” 小龙女忽然停下脚步,望向远处樊城的城墙,“你说孟珙父母会同意吗?”
    “全真教的道士可是清心寡欲,不能婚嫁......”
    孟珙心中腹诽,“师娘,你这么说话真的好吗?”
    “龙儿不必担心。” 杨过握住她的手,语气笃定地开口安抚。
    “陆师侄可不止一个师承,她亦是古墓门下。”
    “孟老将军夫妇皆是明事理之人,孟珙又是他们的独子,岂有不盼着他成家的道理?”
    “再者,孟珙在义军中威望日增,陆师侄身后也挂靠全真教。”
    “这门亲事于两家而言,也是佳话。”
    说话间,三人已来到樊城北门。
    守城的士兵见是孟珙,纷纷行礼 。
    为首的什长立刻拱手:“公子回来了!将军如今正在教场操练。”
    孟珙赶忙回了一礼,“多谢大哥告知!”
    随即转身对杨过与小龙女道:“师父,师娘,随弟子来,咱们先回府等候。”
    什长见三人离去,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前往教场将孟珙回城的消息通报给孟奇。
    孟府位于樊城中心,虽非高门大院,却也清雅别致。
    三人刚走进院门,便见一位温婉的妇人在院中漫步,正是孟母柳氏。
    “娘!” 孟珙连忙上前行礼。
    柳氏见着孟珙惊喜交加,顿时眼眶微红,“珙儿,是珙儿回来了!”
    接着,柳氏的目光越过孟珙,见到身后的杨过与小龙女。
    柳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连忙侧身行礼:“杨大侠和龙姑娘,是老身怠慢了。”
    此时,柳氏心中欢喜,不觉间言语无序:“小儿多蒙二位照拂,老身夫妇感激不尽。”
    “快,快二位里面请。”
    杨过与小龙女连忙还礼,“孟夫人,客气了!”
    柳氏转身,领着杨过夫妇走入正厅。
    分宾主落座后,柳氏亲自奉茶。
    随后她的目光在小龙女身上流转,越看越是欢喜,拉着小龙女的手道:“龙姑娘生的好模样,与杨大侠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小龙女素来不喜应酬,此刻却被孟母的热情感动,学着杨过平日的言语,轻声回应:“孟夫人谬赞了。”
    杨过轻咳一声,“孟夫人,杨某夫妇今日前来,有一桩喜事要与二位商议。”
    “不知孟守备何时归来?”
    正待柳氏回话,门外传来孟奇爽朗的声音,“杨大侠、龙姑娘驾临寒舍,真是令老夫蓬荜生辉啊!”
    孟奇快步走入正厅,眼中满是喜色,“不知杨大侠要说的是何喜事?”
    杨过放下茶杯,肃然起身,对着孟奇夫妇深深一揖:“正是。今日杨某斗胆,欲为孟珙向二老说和一门亲事。”
    “孟珙这孩子,忠勇仁厚,与她师姐陆无双情投意合。”
    “杨某与龙儿商议,想要撮合他二人,不知二老意下如何?”
    孟奇与柳氏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欣喜。
    柳氏更是红了眼眶,拉住孟珙的手道:“我儿何德何能,竟能得杨大侠与龙姑娘如此看重!”
    孟奇沉吟片刻,起身还礼:“杨大侠,不知女方家世人品如何?”
    “对方肯将爱女托付给小儿,是我孟家的福气。”
    “只是小儿如今投身行伍,在江北引导义军,日后或有凶险……”
    “孟守备不必担忧。”杨过摆手笑道:“我这师侄原是大家闺秀,却因一场仇杀,方才流落江湖。”
    “人品心性并无不妥之处。”
    “眼下他二人皆在江北抗击异族,算是志同道合。”
    “至于儿女情长,他与陆师侄也是情投意合,杨某今日前来,亦是成全他们的心意。”
    孟珙在一旁听得眼眶发热,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爹!娘!请二老成全!”
    柳氏连忙将他扶起,笑道:“傻孩子,这是好事,爹娘如何会不成全?”
    她转向杨过与小龙女,“杨大侠,龙姑娘,这门亲事,我们应下了!”
    “你这妇人,这么着急作甚?”孟奇嗔怒打断,“婚姻大事,岂能一言而决!”
    又将目光转向杨过,“杨大侠,这位陆姑娘老夫也曾见过,倒是个有主见的。”
    “只是,不知此事可否问过她本人心意?”
    顿了顿,又开口解释,“毕竟她家中已无长辈在世,老夫......”
    杨过点头,亦觉得孟奇所言有理,“孟守备说的是,是该要问问陆师侄本人心意。”
    随后,将目光望向孟珙,“你陆师姐现今何处?”
    “师父,陆师姐他们三个一直在蜀中一带活动,”孟珙恭敬回答。
    “此事陆师姐也是同意的!”
    孟奇抚掌大笑,“好!既是如此,这亲事老夫答应了。”
    杨过与小龙女相视一笑,心中大石落地。
    “孟守备,待在下与全真教说项过后。咱们便准备为他二人操办婚事。”
    “只是这婚约聘礼之事,却需简约一些。”
    孟奇哈哈大笑:“礼数之事,不必拘泥!”
    “孟家世代从军,一门武夫,不是迂腐之人。”
    “只是怕委屈了陆姑娘,孟珙如今常年在外奔走,怕是难有时间陪伴她。”
    “孟守备不必担心,” 杨过道,“陆师侄性子刚毅。”
    “况且,陆师侄同在为对抗异族出力,他们婚后自然是夫唱妇随。”
    “好啊!”
    商议已定,孟奇当即命管家取出文房四宝,亲自写下聘书。
    柳氏则去内室取出一支祖传的玉钗,作为给未来儿媳的见面礼。
    “杨大侠,龙姑娘,” 孟宗政将聘书递给杨过,“这是老夫的一点心意。”
    “待问过陆姑娘心意,若是她本人同意,就烦请杨大侠将这婚书与玉钗交与她。”
    “到那时,孟某请媒人正式去全真教提亲。”
    杨过郑重接过聘书,躬身道:“梦守备放心,我定会谈妥此事。”
    “好!如此便有劳杨大侠费心了!”孟奇一脸喜色地答应。
    接着又感慨道:“杨大侠,小儿能有你们这样的长辈,是他的造化。”
    当日,孟府大摆宴席,庆贺这桩喜事。
    席间,孟奇与杨过谈及兵法战阵,柳氏则与小龙女闲聊家常,气氛温馨和睦。
    孟奇举着举杯朝杨过示意:“杨大侠,你这在敌人治下发展义军的计策。”
    “孟某初闻之时,觉得难以成行!”
    “如今听着珙儿的成就,可真是如雷灌顶啊”
    “孟守备言重了。” 杨过语气谦逊,“保家卫国,亦是我等江湖儿女的本分。”
    “此计能成,孟珙可是居功甚伟!”
    “孟守备可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听着师父夸赞自己,孟珙微微挺起了胸膛。
    “杨大侠,我再敬你一杯!”孟奇笑意不减,举着酒杯示意,“珙儿能有今日成就,少不得杨大侠用心调教!”
    眼看天色渐晚,杨过与小龙女起身告辞,孟珙则留在孟父。
    孟奇夫妇一直送到府门,再三叮嘱路上小心。
    返回襄阳途中,杨过心中感慨:“龙儿,没想到此事如此顺利。”
    小龙女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温柔:“这便是缘分吧。孟珙与陆师侄在一处,确实也很般配。”
    二人相视一笑,携手向襄阳方向疾行。
    回到襄阳郭府,黄蓉见杨过手中拿着聘书,早已猜到七八分,笑着接过来看:“果然成了!我就说孟珙这孩子有眼光。”
    郭靖在一旁憨笑道:“好啊!等过儿将此事告知全真教,到时就择个吉日,把这婚事定下来。”
    几人又商议了一番相关的细节,直到夜深才散去。
    提亲之事尘埃落定,襄阳城内弥漫着一丝难得的轻松氛围。
    然而,杨过与郭靖等人心中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与此同时,公孙止在北岸的营寨虽遭小挫,却在增派兵力后重新开始施工。
    加上孟珙骑兵四处抓捕壮丁前去修筑营寨,一时间襄阳北岸民众怨声载道。
    明教据点内,张一氓正与百草仙整理教众传回的最新情报。
    公孙清闪身而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二位,方才接到江北的消息,蒙古人开始在周边村庄强征民夫了!”
    百草仙闻言,手中的密信险些落地:“什么?他们疯了吗?”
    “如此一来,周边百姓必定人心惶惶,咱们的夜袭计划也会受到影响。”
    公孙清点头道:“正是如此。”
    “史叔刚已派人去安抚百姓,并准备趁机安排探子混入营寨,策反被强征的民夫。”
    “只是时间紧迫,怕是难以奏效。”
    张一氓沉吟道:“如此看来,蒙古人是铁了心要尽快完工了。”
    “咱们的夜袭计划,也必须要提前才行!”
    “此事必须禀告教主决断,”公孙清摇头:“若要行动,需得贾似道那边配合,派遣水师佯攻与接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