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智夺潼关  三塑强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公,你这是考验我吗?我们可是特战队,等先锋上去之后,在与关上贼兵厮杀时,我们就会全部用飞虎爪攀爬上关。
    “上关之后,我们根本不会下关,就守在关上。这样我们几乎就不会有伤亡。
    “而且,关下还会留下一千人,防止贼兵从关里逃出。
    “如果贼兵往潼关方向逃,那边有管大哥他们呢。
    “反正就是一句话,不让贼兵去给董贼报信就行。”
    蔡成欣慰地看着申金,太开心了。
    这小子,很会动脑筋,又喜欢钻研各种军事策略和战术战法,日后必定是护民军的栋梁之一。
    “行,你小子,日后肯定比我会打仗。”蔡成重重地捶了申金一下。
    “我才不敢和主公比。我都听很多人说过,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全才。主公就是个全才,所以百姓们都称你为神,家里都有你的神像了。”
    “哈哈,我怎么就成神了?我还是宁愿做人,天天和你们在一起多快乐?做神太孤苦了。”
    两人说笑着,也把偷袭函谷关的战术定了下来。
    管亥那边,这几个月来,不断派出斥候,打探潼关的情况。
    他们按蔡成的指示,围歼西羌叛军后,就马上封锁了向东的道路。
    他们需要隐藏在歧山一带,直到接到蔡成的指令,才会前去偷袭潼关。
    不过,每次斥候回报,都说潼关的防备很是松散。
    守将名为樊稠,据说其极为悍勇。
    管亥才不管他是否悍勇。再悍勇能有子龙和自己悍勇?
    赵云请命,想亲自率军偷袭潼关。
    这段时间以来,赵云一直在研究飞虎骑和重骑的战术战法,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作战,收益太多了。
    这飞虎骑与重骑的战术战法,与大汉、鲜卑、匈奴骑兵,都不一样。
    他们依靠装备精良,所有战马都披甲,根本不惧箭矢。
    重骑全部都是特等战马,战马的披甲也更厚重一些。
    之所以用厚重的重甲,是为了增加冲击力。
    而重骑冲阵时,手中的神弩,则是赵云闻所未闻的大杀器。
    他们不惧箭矢,可对手却无法遮挡他们射出的弩箭。
    两相比较,重骑还没与对手短兵相接时,对手的阵形就已经被打出道道缺口。
    而飞虎骑更是有味道。
    其中的飞羽骑,绝对不会与对方短兵相接。
    如果对方与他们对射,那就会倒大霉。
    因为飞羽骑每人都配一弓一弩。
    弓乃两石半的强弓,射程比对手,起码多出百步左右。
    而神弩就更不用说了,比对手的射程多出近两百步。
    三千飞羽骑,每人自背两壶箭,马鞍上还挂着一壶羽箭和一壶弩箭。
    不说弩箭,三千飞羽骑,就有两万七千支羽箭。
    对手如何能挡?
    至于虎狼骑就更有意思了。
    他们个个手持重兵器,与对方骑兵对冲时,真正的杀招却不是兵器,而是手臂上的臂弩。
    小巧的臂弩,虽然只有五支细小的袖箭,可在近距离突然射出,杀伤力可一点不低。
    对方猝不及防下,瞬间就会被虎狼骑手上的兵器击杀。
    虎狼骑只应对对手骑兵,不会用来应对步卒。
    步卒由重骑来应对。
    而且据说,镇北军团中,还有一个步卒的重甲师,全部重甲、朴刀,是专门应对敌人骑兵的。
    赵云觉得非常有意思。
    骑兵中,有一应对步卒的神弩重骑;步兵中,有一应对骑兵的重甲师。
    不过,他细细想来,却认为这样的兵种分配,更为合理。
    这成公子不仅懂医术,而且还发明了很多大汉没有的东西,军事水平竟然也冠绝大汉。
    赵云顿时对蔡成有了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看到赵云申请率兵偷袭潼关,管亥哈哈大笑。
    “子龙,这可轮不到你。厉虎那个小崽子,不知在我面前磨叽了多少回了。我实在禁不住他的磨叽,早已答应他率兵去偷袭潼关。
    “这小子是青、冀、幽、并四州的治安军大将军厉志的小儿子,加入护民军后,心心念念的,全部都是早日当上团长。
    “他老爹说了,他当不上团长,就不允许回家探亲。
    “如果这次他真能率兵得手,我会让他给谢坚做副师长。
    “这小子勇猛有余,谋略不足。而谢坚谋略有余,勇猛不足。两人正好互补。”
    “去恶将军,这段时间,可算是把我的亲兵给郁闷坏了。他们无论单挑,还是群战,都打不过飞虎骑。”
    “哈哈哈哈,我们可是每日两练,足足训练了三年半,哪是你的白马义从能比的。
    “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把你的白马义从分散到飞虎骑中。有飞虎师的将士每日指点,进步会更快。
    “当然,等他们训练出来后,如果你还要他们做你的亲卫,再把他们调回来就是了。”
    赵云根本就没想管亥这是要削弱自己的力量,而架空自己。
    因为赵云已经听说,管亥已经给大帅去信,请求由自己担当征西军团主帅,他给自己当副手,辅佐自己。
    赵云怎么可能听说呢?
    当然是张杨告诉赵云的。
    张杨虽然没赶上围歼西羌叛军之战,但还在大战之后,赶到了歧山。
    而管亥给蔡成写信时,张杨就在身边。
    张杨知道,这件事早点告诉赵云为好。
    因为他刚来就发现了,赵云身为副军团长,却非常低调。
    张杨稍加思考就明白了。
    赵云除身边一百白马义从外,在护民军中毫无根基。哪怕在围歼西羌叛军一战中立下首功,可他还是不敢高调。
    如此,对赵云在护民军中建立威望,是有很大影响的。
    可要让赵云真拿出副军团长的威势,首先要解决他和管亥之间的问题。
    赵云很可能以为,管亥会打压他这个外来户,把军权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上。
    可张杨听蔡成评价过管亥,说管亥为人仗义,谦虚好学,爱护将士,身先士卒。只是在谋略方面略有欠缺。
    所以,在张杨看到管亥向大帅请求,让赵云担当征西军团主帅后,他就知道,管亥此人非常厚道,而且不争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