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0章 城下宣言(1)  三塑强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下的群臣仍旧保持着沉默,城上百姓则是被这欢乐锣鼓给感染,“万岁”之声已成山呼海啸,震荡长空。
    足足两刻钟,欢乐锣鼓才停歇下来。
    “送皇帝陛下入城回宫!”王允再次高宣。
    “慢!”丁宫有点不知死活,听了《兴汉赋》和欢乐锣鼓,竟然还要阻挠龙辇回宫。
    “擅登龙辇,乃大不敬之罪。请成公子当着天下之人,认罪伏法!”
    “童子军听令,从此刻起,任何人的任何语言,皆传四方。既然他们要面对天下人,那就把一切都揭开。”蔡成有些火了。
    “得令!”
    听到丁宫逼罪的言语,蔡成一反常态,直接向童子军下令。
    朝臣有点懵。
    他们知道,丁宫如此说,无非是要给成公子一个下马威。
    这些年来,他们虽然未见过成公子,可“成公子”三字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他们这些士族代表的朝臣,委实有些喘不过气来。
    所以,他们昨天就商议好了,一旦在天子返回京都的过程中,抓到这个成公子的错处,就一定要大做文章,让他在天下人面前,臭了名声。
    当然,派出丁宫,就是因为丁宫的年纪够老,已入不畏生死之境。
    虽然从头到尾只有丁宫一人在叫嚣,可蔡成哪里不明白,这就是朝臣这个群体给他的下马威。
    如果不是王允提前几天进入军营,与蔡成有接触、有交流,恐怕王允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管笃跑到童子军统领面前,小声嘀咕了几句。
    很快,童子军齐声吼叫,传音四方:“成公子要带陛下回宫,受到了朝臣的阻碍。他们想问罪成公子。成公子有令,下面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都将由我们传音四方。现在请全场肃静!”
    童子军宣布完毕,本就喧嚣的城上百姓,在治安军的喝令下,都安静了下来,眼巴巴地盯着城下吊桥前,个个支起了耳朵,想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说,救了陛下,那是不世之功,可朝臣为何要难为成公子呢?
    于情于理,好像都说不通。
    可童子军已经这样宣布,又是一片寂静,龙辇也未入城,看起来,似乎这又是真的。
    “逆贼,你不要巧言令色,还不当着天下之人,认你擅登龙辇的僭越之罪!”
    丁宫听蔡成向天下人宣布,说是朝臣难为他,恼羞成怒,直接称蔡成为“逆贼”了。
    等童子军把丁宫的话传递完毕之后,蔡成猛然仰天大笑。
    笑毕,蔡成指着丁宫问道:“汝是何人,报上名来。”
    “吾乃当朝司徒丁宫丁元雄是也。”丁宫浑然不惧。
    “我问你,汝以三公之位,是否支持董贼擅行废立?”蔡成怒问。
    丁宫一愣。
    成公子连这都知道?
    “在董卓毒杀少帝、太后之时,汝可曾如此当面指责过董贼?”蔡成再问。
    丁宫无言以对。
    “我再问汝,在董贼夜宿皇宫、淫乱后宫之时,汝可曾如此痛骂过董贼?”
    丁宫傻了。
    这成公子对京都内的事情,怎么会了如指掌?
    “汝身为大汉三公,又是实权司徒之职,当陛下被董贼胁迫之时,你可曾有过当面维护陛下?”
    连续四问,丁宫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眼看丁宫脸涨得通红,浑身已经在颤抖。
    蔡成根本就不需要他回答,而是朗声说道:
    “自中平二年,我青州一直向朝廷满额缴纳赋税。
    “而从中平三年至今,我青州不仅满额向朝廷缴纳赋税,且还多缴纳一成。
    “中平五年,也就是去年五月,我青州接先帝圣旨,言朝廷征讨大军被乌桓叛军困于辽西管子城,要我青州出兵平乌桓之叛,解管子城之围。
    “然而,朝廷未给我青州一钱一粮,所有钱粮皆由我青州独自负担。
    “五月底,我蔡成蔡行知率青州护民军出征。
    “第一战,围歼犯冀州的辽东乌桓苏仆延五万精骑,未逃一人一骑;
    “第二战,我护民军特战队奔袭千里,追上被乌桓掳走的冀州三万余青壮、女子和无数财物,全歼叛军两万人,未放走一人一骑。
    “所有被掳之人和被劫财物,我护民军未取一丝一毫,皆护送回冀州河间国,并在我护民军监护之下,发放给原主。
    “第三战,我护民军特战队五千人,奔袭数千里,直捣辽西乌桓王庭柳城,诛丘力居、擒张举,歼乌桓王庭护军一万余人。
    “至此,辽东、辽西乌桓皆降。
    “第四战,我护民军冲破管子城四周山口,与乌桓叛军大战于管子城下,斩首万余,叛军两万步卒尽灭,亦解管子城之围,救出朝廷骑都尉公孙瓒,及其麾下两万兵马。
    “第五战,我护民军特战队五千人,设伏卢龙塞,利用地形地势,围歼三万乌桓精骑,叛军之首张纯、蹋顿、乌延,尽皆授首,余下两万多乌桓精骑皆降。
    “第六战,我护民军攻入上谷乌桓领地,与难楼麾下三万精骑血战,尽皆收服上谷乌桓。
    “此战,我青州好儿郎伤亡近万,朝廷未给一钱抚恤。
    “第七战,解管子城之围后,我大军顺势进军,直捣右北平乌桓领地。
    “自此,辽东、辽西、右北平、上谷这四郡乌桓精兵尽去,余者皆降。以解我大汉东面、北面之患。
    “敢问朝中众臣,除我青州外,可有其他州郡向朝廷缴纳满额赋税?
    “敢问在没有朝廷一钱一粮的支持下,可有其他州郡愿出兵解围平叛?
    “要知道,我青州数年来向朝廷满额缴纳税赋,却没有盘剥任何百姓。
    “现如今,青州五百多万人口,均为一日三餐、餐餐管饱、三日一肉食。
    “以上诸绩,青州皆有上疏,在场朝臣谁人不知?
    “我青州忠汉、护汉之心,苍天可鉴!
    “平定乌桓之乱后,我青州护民军得知董卓祸乱京都,不及休整,便兵分四路:
    “一路守大汉北方、东方边境,保幽、并两州平安;
    “二路前往凉州,平羌胡之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