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 三件大事  三塑强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都没有想到,王允的一句戏言,却给京都官吏带来如此福利。
    可以肯定,从此京都内的所有官吏,没有人再吃早餐,都等着吃中午那顿有肉管饱的午餐呢。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从今日起,京都官吏会大幅度减少。
    这两天各朝府还只是在查账和查阅各种文书。
    过两天,开始查库时,一旦账、物不符,就不知道有多少官吏将会被罢免了。
    当前的大汉,虽然疆域很大,可人口极少,总共才五千万左右,所以按蔡成的估算,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员。
    至于吏,同样也有很多尸位素餐者。
    所以,从京都查账开始,整个大汉北方,都要精减官吏了。
    而能够留下的官吏,也有考成法年年考成,别说想由吏而官了,就是想做好吏都不容易。
    三公九卿此时自然想不到这些。
    此时他们正陷于纠结之中呢。
    一日一顿免费午餐,而且有肉食,这样的福利,当然要想办法让自家子弟为官为吏。
    可昨晚在杨彪府上商议的事情,是所有士族全部辞官、辞吏,让把控朝廷的成公子无人可用。
    如果想要为官为吏,就违背了盟约。
    算了,不就是一顿饭吗?成公子的官吏,不做也罢。
    如果不铲除成公子,整个士族都将暗淡无光,此时不是纠结这一顿饭这点小恩小惠的时候。
    不过,倒是可以让族中旁支子弟,进入官吏队伍。
    京都官吏中,不能没有士族的暗探吧?
    这些三公九卿,谁没读过几本兵书,,自然知道“用间”的重大作用。
    此时,这些人都已经知道,护民军能救出陛下,全靠成公子在数年前,就在京都内安置了人手。
    可见,成公子也是极为看重用间的。
    荀彧当然不知道这些三公九卿的心理活动。
    对于他来说,刚刚开府,事务极多,都需要他一项项落实。
    至于与三公九卿商议,那是给三公九卿面子。
    当然,也是有意用“商议”各项事务来拖住这些朝堂重臣,以此来给查账、查库的时间。
    这些朝堂重臣可是京都官吏的主心骨。
    荀彧把京都舆图交给几个小吏,要求他们规划好四个公共食堂的位置,并再次调查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官吏的数量,然后规划厨工数量、每日耗费的粮菜肉数量,以及食堂的占地面积等。
    并要求,破五过后,初六就要开始建设公共食堂。
    如果有现成的宅子,就直接买下来。
    如果宅子小了,就打通几个宅子。
    总之,公共食堂一定要办好才行。
    几个小吏出去后,荀彧才回身对这些朝堂重臣拱手为礼。
    “让诸公久候了。”
    这些重臣当然不能失了礼节,纷纷拱手还礼,口中连称不敢。
    “听说前日京都西门外,诸公在迎陛下返京之时,都公开表态,要与成公子一起,扶持陛下、共担大汉江山。可见,诸公皆大汉股肱之臣,让彧敬佩万分。请诸公受彧一拜!”
    说着,荀彧便向诸公深深一躬。
    这些三公九卿,表面上忙不迭地还礼,实则内心都在破口大骂。
    “我们‘公开表态’?难道你不知那是被成公子逼的吗?”
    “当着京都万千百姓的面,我们能说不愿与成公子共同扶持陛下、共同担负大汉江山吗?”
    “这成公子极为恶毒,竟然让我们不得不公开表态。可这与‘讨蔡盟约’背道而驰,该如何是好?”
    除卢植、王允两人之外,其他三公九卿,都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了。
    看来,今天晚上他们又得好好商议一番了。
    荀彧致礼之后,继续开口说道:
    “既然诸公愿意与成公子一起,担负起大汉江山,使我大汉更加强大、更加富庶,那便与彧是同路之人,更是彧与之共商国是之人。
    “今日是丞相开府后的第一议。千头万绪中,我大概理出了几个事项。诸公皆为大汉重臣,劳苦功高,更是治理大汉多年。今日便要诸公请教各项事务。”
    荀彧把三公九卿捧得很高。
    “文若公,不须如此多礼。还是先说出有哪些事项,然后我等与丞相共议之。”卢植开口。
    其实,卢植此时并无朝中官职。
    不过,卢植可是当代有名的大儒,素有声望。而且,他本来也是九卿之位,参与丞相开府第一次府议,并没有违和感。
    也正由于他没有官职,所以他没有称荀彧为丞相,而是称“文若公”。
    荀彧如今年不到三十,便被人称“公”,委实有些不很适应,嘴里忙不迭地说道:“在诸公面前,彧不敢称‘公’。”
    可当年,刘备同样不到三十,被蔡成称为“玄德公”,刘备答应得那叫一个痛快。
    可见当年刘备想上位之心情。
    “据说董卓立新帝后,还没有来得及给陛下定下年号,就被吕布生擒。
    “明日便是年节,故而,年号事宜为一项大事,今日要请教诸公。
    “第二件事情,就是朝府的构成。
    “我观当前朝廷各朝府的分工,已不适于新农体系的推行,更不适于下一步大汉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
    “成公子已经设计好了一全新构架,要我与诸公共同探讨。
    “第三项事情,就是关于徐、扬、荆、交、益及西域,说是属于大汉,实则大汉已对这五州一域,失去了实际控制权。
    “如何针对这五州一域,须与诸公共议。”
    诸公这才想起,迎陛下回京时,成公子曾有“洛水之誓”,说是要五年内,尽收大汉疆域。
    看来,这是真的要动手了。
    可荀彧要与他们商议,这不是与虎谋皮吗?
    他们之中,除王允、卢植之外,可都是指望着这五州一域来对抗成公子呢。
    好吧,既然你要与我等商议,那就商议吧,反正我们是不会真正出主意的。
    卢植的注意力,却被荀彧说的第二项吸引了。
    “文若公,为何要改变朝廷构架?”卢植眉头轻蹙。
    他不理解,当前的朝堂格局怎么就不适合大汉发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