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准备出巡(4)  三塑强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成点了点头,然后开动大脑,思索既可以不带大队兵马,又可以保证刘协安全的方法。
    过了一会,蔡成脸上露出微笑,开口问道:“帝师王越可还在京都?”
    蔡成一提到王越,众人的眼睛顿时一亮。
    怎么把他给忘了?
    王越是谁?
    东汉末年能载入史册的剑术大师。
    其弟子史阿,后来又成了曹丕的剑术师傅。
    “好!王越在袁绍屠戮皇宫之时,便曾保护陛下的车驾,一人可顶千军万马。何况他的弟子史阿比陛下大不了几岁,正好可陪伴于陛下左右,还可以教陛下剑术。”
    “对,便让王越师徒随行。”
    各位阁老都同意了这一方案。
    毕竟,现在大汉北方十三州(不计西域两州)的治安情况,是自汉以来从未有过的好。
    “莫忘,还有我这员战将。”蔡成觉得别人忽视了他的战力。
    沉睡前,能够与吕布单挑之人,个人战力已是大汉的天花板了。
    毕竟吕布当时被称为“大汉第一猛将”。
    “公子刚刚醒来没几天,还是不要逞强。待明日致远去考察了典韦、许禇,大帅便有两位贴身护卫了。”荀彧劝道。
    “对呀,我咋把去考察典韦、许禇给忘了呢?我明日一早便去。”
    申金本来要出府去考察典韦、许禇,结果刚出门就遇上了大师兄管笃。一起回府后,诸多事情,让他忘了要去考察典韦和许禇二人了。
    “好了,你们慢慢聊吧,吾等回兵部商讨作战计划了。”朱儁发现,说了半天,也没兵部这些人什么事。
    那就不在这儿旁听了,还是赶快回去商讨作战计划。
    “蝗灾被护民军赶向北方,会不会导致鲜卑大举南下?”蔡成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
    “待出巡路上,吾再与公子详细述之。”皇甫嵩回了一句,连头都没回,与兵部众人一起出了大堂。
    “收复江东,有那么急么?”蔡成小声嘟囔着。
    “呵呵……”荀彧在一旁哂笑。
    “公子,汝不觉得收复江东有什么,可于他人而言,却是‘收复故土’之功。”卢植戏谑地说道。
    “好吧。今日到此为止。明日还烦请哪位阁老来我府上,为我详解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
    “明日?明日内阁很忙,没人有空来此。汝还是快些恢复身体吧。”荀彧有些没好气地说道。
    说完,荀彧带头,各位阁老随后,全部离开了帅府。
    蔡成很是无奈。
    他这么不受欢迎吗?
    “小亮子,小淮子,你二人明日落日前拿出出巡路线规划;致远,你明日一早便去军事学院,把典韦、许禇一起带来帅府;文姬,你带着轻风、细雨和伏寿三人,从明日开始,做好出巡物资、车辆等的准备……”
    被所有朝臣嫌弃的蔡成,只能对自己身边的人下达命令。
    失去权力的滋味,似乎有些苦涩。
    出了帅府的几位阁老,在上马车之前,纷纷看向荀彧。
    “看吾做甚?”荀彧不解。
    “是否回相府?”刘虞问道。
    “阁老们真不休息?”荀彧有些不解。
    “公子一下子给吾等安排这么多事,恐怕回去也睡不着。”黄琬说道。
    荀彧想了一下,似乎一个晚餐时间,蔡成给朝廷安排的事务着实不少。
    首先,便是江东战事。
    虽说打仗由兵部负责,可护民军一旦出动,沿江的防御、民众的安抚、补给的运送……好像都需要内阁操心。
    其次,便是出巡的准备。
    真等诸葛亮、郭淮两人规划好路线,然后他们再行挑选吗?
    所有阁老们至少要知道这一路巡察,到底要关注哪些吧?
    这可是关乎到大汉新制的修正与完善。
    大汉新制可不仅仅是一个新农体系。从君主立宪制、内阁制,到新农体系、新商体系、新工体系、新学体系、新法体系……甚至包括全新的官吏管治体系,错综复杂,波及到了大汉的方方面面。
    如果愿意,还可以算上新军体系。
    只是很明显,内阁暂时还无法考察新军体系,这方面成公子明显要去亲自考察。
    而各位阁老本身是有分工的。出去巡察,自然要按分工来,但同时也必然要同步考察相关联的大汉新制。
    所有这些,内阁必须做到有序分工、心中有数。
    再次,这次陛下出巡要带上前朝旧臣。
    这会向天下发出什么信号?
    是要启用这些前朝旧臣,还是在收复江东、江南之时,把他们调离京都?
    如果不能事先给个说法,恐怕大多数人会以天寒地冻、身体欠佳为由,婉拒陪陛下出巡——其实也是一种要挟。
    搞不好,看起来已然平静下来的京都,又会暗流涌动。
    可见,他们不仅要事先商议好统一的说法,而且还要他们这些阁老亲自上门,方才有可能说动前朝三公九卿。
    最后,便是阁老都离京后,内阁的日常事务如何处理。
    即便明日便下达诏令调张纮、张昭入京,等他们赶到京都,也需要一个多月时间,何况他们二人还需要时间熟悉内阁的事务。
    可见,内阁起码会出现空档期。
    这些都是需要内阁共同商议的。
    想到此,荀彧笑着说道:“那好,我们便回相府。商讨完毕后,诸公回府休息。”
    只是临上马车前,贾琮突然有些戏谑地问道:“吾等未听成公子说完,便坚决离开。诸公认为成公子该如何想?”
    “哈哈哈哈——”开怀的笑声在帅府门外响起。
    “活该!”荀彧解气地说道。“谁让他才醒来,身体尚未恢复,就颐指气使。”
    “恐怕有失去权力的失落吧?”卢植笑道。
    “子干公有失去权力的体验。还是老夫拉了子干公一把。”刘虞调笑卢植。
    卢植被先帝罢官返乡,当时是幽州牧的刘虞,便拉了卢植一把。
    “吾是说,是否要给成公子更多的权限。”卢植严肃了起来。
    大家猛然沉寂下来。
    是呀,成公子醒来了。
    过去的成公子可是兵部尚书,大汉兵权尽在其手。
    可五年后的今日,只是一个战略司司长,虽然级别高比丞相,却没有任何实权。哪怕是制订的战略,亦需要内阁审批后执行。
    荀彧看了一眼帅府门口伫立的特战队员,轻声说道:“走,回相府商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