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7章 艰难的破冰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艾娃深知,这半亩试验田,承载的不仅仅是陈爷爷的信任,更是她能否在这片土地上立足的希望。她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半亩地上。
    她不像其他村民那样粗放管理。她仔细地翻耕土地,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她精确地计算播种量和种植密度;她根据土壤检测的结果,配比施用有机肥,而不是像村里大多数人那样,一味地依赖化肥;她坚持浅水勤灌,干湿交替,而不是让田里一直泡着深水。
    她的这些做法,在村民看来,简直是“瞎折腾”。
    “你看艾娃那丫头,种地跟绣花似的,能有什么用?”
    “就是,水放那么浅,太阳一晒不就干死了?”
    “还施什么有机肥,又臭又麻烦,哪有化肥来得快?”
    他们一边说着风凉话,一边像看稀奇一样,时不时地跑到陈爷爷的田边,观察艾娃的“新式”种田法。有些人甚至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等着看她失败的笑话。
    艾娃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她每天天不亮就下地,直到夕阳西下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那间简陋的老屋。皮肤晒黑了,手上磨出了水泡,原本细腻的脸颊也被风吹得有些粗糙。但她的眼神,却一天比一天更加坚定。
    她知道,语言是苍白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堵住那些质疑的声音。
    然而,考验很快就来了。
    那年夏天,雨水特别多,而且来得很集中。村里很多稻田因为排水不畅,加上老品种抗病性差,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稻瘟病。一片片的稻子开始发黄、枯死,村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束手无策。
    看着邻居们焦急的脸庞和日渐枯萎的稻田,艾娃心里也不好受。她主动提出,可以帮大家看看,提供一些防治建议。
    “你能行吗?”有人将信将疑。
    “我学过植物保护,或许能帮上一点忙。”艾娃没有打包票,但语气很诚恳。
    在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下,几个受灾严重的村民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艾娃的帮助。艾娃顶着大雨,挨家挨户地查看病情,然后根据病害的程度,指导他们科学地喷施农药,调整田间水位。她还把自己带来的一些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免费分给了他们。
    虽然因为发病初期没有及时控制,损失已经造成,但在艾娃的指导下,病情总算得到了遏制,保住了一部分收成。那些接受了她帮助的村民,虽然嘴上没说什么感谢的话,但看她的眼神,明显少了一些敌意,多了一丝复杂。
    而此时,陈爷爷那半亩试验田,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因为艾娃提前做好了排水措施,加上新品种本身抗病性强,那半亩水稻几乎没有受到稻瘟病的影响,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稻苗,比旁边田里的老品种高出一截,叶片宽厚,颜色深绿,充满了活力。
    村民们路过陈爷爷的田边时,再也说不出风凉话了。他们的目光中,开始多了一丝惊讶,一丝好奇,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嘿,老陈,你这稻子,长得可真不赖啊!”有村民忍不住停下脚步,对正在田埂上抽烟的陈爷爷说。
    陈爷爷咧开嘴笑了,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得意地说:“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种的!艾娃丫头说了,这叫科学种田!”他现在俨然成了艾娃的“头号粉丝”。
    丰收的季节终于到来了。
    当陈爷爷那半亩试验田的稻谷被收割下来,脱粒、晾晒之后,称重的那一刻,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足足比往年老品种的最高产量,高出了将近四成!
    这个数字,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村庄里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半亩地收了那么多?”
    “我亲眼看到的,王支书亲自称的,错不了!”
    “我的天,这要是都种上这种子,那每年能多收多少粮食啊!”
    “看来,艾娃这丫头,还真不是瞎吹的……”
    村民们看艾娃的眼神,彻底变了。
    曾经的怀疑、嘲讽、不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敬畏、好奇,以及掩饰不住的渴望。
    王大爷,那个最初最坚决反对的老支书,亲自找上了艾娃的门。他手里提着一篮子刚摘下来的蔬菜,脸上带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
    “艾娃丫头,”王大爷把篮子放在桌上,搓了搓手,“以前……是大爷不对,老顽固,不信科学。你别往心里去。”
    艾娃连忙摆手:“王大爷,您别这么说,我能理解。”
    “理解,理解就好。”王大爷松了口气,然后凑近了些,语气带着期盼,“那个……你那个新品种的种子,明年……还有吗?能不能……也给俺们村留点?”
    看着王大爷那有些局促又充满渴望的眼神,艾娃笑了。她知道,她的第一步,终于成功了。坚冰,已经开始融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