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城内总兵府。
锦州总兵王廷臣照例又是一顿粗疏的战时午飨匆匆招待了使团。
这里不是繁华安定的大后方,甚至比后方的宁远城更直面清军的威胁。
因锦州地处关外咽喉要道,是关宁锦防线的前沿,从1627年到1642年,清军曾6次围攻锦州,最后经松锦之战后,锦州终为清军占领。
如此时期,歌舞升平是不可能了。
便连好一点的宴席也办不出来了。
之后疲不能兴的文官们以休息为由,急忙回总兵府客房写奏章。
而一众武官,则由锦州总兵王廷臣、副总兵江翥、姚勋、朱文德等陪同下,带领着王小龙等人巡视了一下锦州城防。
辽西的烈日灼烤着大地,锦州城如同巨兽匍匐在丘陵之间,城墙高厚,旌旗密布,虽有大战将至的肃杀,却比原本历史时空多了几分沉稳之气。
王小龙着大红蟒袍,腰佩宝剑,在一众武将的簇拥下,沿着城墙缓步而行。
沿马道巡视城墙,墙体巍然,砖石坚固,几乎看不到匆忙修补的痕迹。士兵们精神面貌显然更好,盔甲兵器也较整齐。
只见王廷臣身形高大,面容坚毅,甲胄鲜明,眼神中虽凝重,眉宇间凝着风霜刀意。
「王将军,久仰。诸位大人辛苦,且随末将一看我锦州铁壁。」王廷臣声音洪亮,透着镇守雄城的自信,
众人登上城门楼,视野开阔。王廷臣大手一挥:「王将军请看,城外壕堑三重,引大凌河水,沟深壁陡。壕外陷坑、拒马、铁蒺藜遍布,奴贼骑兵休想轻易靠近。」
由于东江镇毛文龙部始终在侧后牵制,后金无法全力长期围困,明军有更多时间完善这些外围工事,它们显得更加规整和完备。
亲自以手指点城壕说道:「王大人请看,此为新挖外壕,深三丈宽五丈。两旁皆布拒马鹿寨,火器弩箭俱备。」
王小龙仔细观察,注意到壕沟维护良好,障碍物设置得很有层次感。他问道:「若虏贼驱赶民夫填壕,或以重甲步兵步步为营,如何应对?」
副将朱文德答道:「将军所虑极是。我已在各段壕堑后隐秘布置了大量虎蹲炮、百子铳与火箭车,火力可覆盖壕前百步。更有敢死士藏于瓮城之内,待敌半渡而击之!」由于登莱方面稳定,山东的物资和兵员补充更为顺畅,这里的火器装备显得更充足。
副总兵姚勋补充道:「我军城头火炮充足,佛朗机、灭虏炮足以压制敌军工事与集结点。火炮手、弓箭手轮番值守,礌石滚木堆积如山,奴贼若想蚁附攻城,必叫其尸积如山!」
没有了历史上巨大的火炮劣势,守军的心理优势非常明显。
一行人来到一处藏兵洞,里面不仅有休息的兵士,还有不少突击装备如飞钩、短刃、盾牌。
江翥跟随解说道:「近日紧急操练,十万大军昼夜不息,水军与步兵轮番巡防,绝不让贼人轻易近前。」
姚勋则指着远处瓮城与箭孔介绍:「我等沿袭辽东旧制,囤粮储火药,设伏兵于各门暗堡。且密令城北高地建高台望哨,专人昼夜轮守。」朱文德补充道:「内城四门如今皆换重兵把守,所有进出之人皆严查盘诘。即使夜间也不敢松懈。」
王小龙目光锐利,行至女墙下细细观望,亲自触碰青砖,低声道:「砖缝紧实,炮眼错落分布。防御颇为周全。」他遥望城外沙场训练,见兵士演阵井然,骑兵操练逐风,步虚小将号令分明,不禁点头赞许。
一行人踏过云梯,巡至箭楼,风声猎猎中,王小龙忽见火炮阵列,铁甲如山,炮口外对,火药整装。王廷臣道:「此列新购红夷大炮,威力极巨。若敌军至,定叫其有来无回。」众将齐声应诺,士气昂扬。
副总兵江翥眼中闪着锐利的光芒:「得益于毛帅在东江频频出击袭扰,虏贼后方不宁,不敢持久围困。我军时常夜间遣精悍死士缒城而下,或烧其粮草,或袭其营帐,或狙杀其将领,使其日夜不宁!」这种主动出击的战术,在原本历史时空的锦州围城中是难以想象的。
王廷臣总结道,语气沉稳而有力:「锦州城防,经多年经营,兵精粮足,火器完备。更兼东江策应,登莱无忧。奴贼此番前来,若敢顿兵坚城之下,日久必生变数。我辈并非坐以待毙,而是在此磨利刀刃,待朝廷援军大至,便可里应外合,痛歼虏丑!」
他看向王小龙,目光中虽有请教之意,但更多是同行之间的交流:「王将军善战之名播于九边,不知观我锦州防务,可有可查漏补缺之处?」
王小龙心中暗自赞叹。这个时空的锦州,才真正配得上「关宁锦防线”支柱的称号!它不再是一座绝望的孤城,而是一个武装到牙齿、拥有外援希望、并能主动出击的坚固堡垒。
他沉吟片刻,诚恳道:「锦州防务,已近乎完美,王总兵与诸位将军真是费心了。末将唯有两点浅见:一者,需谨防奴贼挖掘地道,虽无重炮,穴攻亦是古法,当沿城内墙根埋设大缸,派耳聪兵士日夜监听;二者,主动出击虽妙,但需把握好尺度与时机,以免中敌诱敌之计。守城根本,仍在‘稳’字当头。」
王廷臣等人闻言,皆是点头称善,觉得此言老成持重。
巡视至傍晚,夕阳染尽关城,王小龙驻足城头眺望远方,道:「城防固若金汤,将士气昂如斯,定能御敌有功!」王廷臣等亦肃然拱手,誓保锦州无失。
此刻,辽东风紧,杀机暗涌,众将自知大敌压境,心头沉重却也踌躇满志,只待东风破晓。
巡视结束,夕阳下的锦州城显得更加雄壮。王廷臣等人送王小龙回府,气氛虽仍紧张,却充满了一种积极求战、坚守待援的决心。
王小龙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这座金城汤池,心中感慨:「历史果然改变了……没有了最大的火炮劣势和后顾之忧,或许……松锦之战的结局,真的会不一样?」希望的种子,在这个时空,似乎有了萌发的土壤。然而,战争的迷雾依然浓重,皇太极和他的八旗劲旅,绝不会因为少了火炮就轻易放弃。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