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顺势而为的妙处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顺势而为的妙处
    申海。
    参加完顺洋电子·浦东分厂的落成仪式,李杰便带着陈道俊回了盐城。
    陈道俊是顺洋集团本部派来的观礼人之一。
    对于这座投资数亿美金的半导体工厂,陈养喆很重视。
    华夏是他的福地。
    如果不是那位医生,现在还有没有他这个人都是两回事。
    现代集团的老会长不就是今年去世的?
    “阿爸,二叔想卖股份给我。”
    回城的路上,陈道俊用韩语说着国内的事,前面的司机是华夏人,不懂韩语,他能放心的说,大胆的说。
    “卖多少?”
    时至今日,陈道俊依旧没有消弭买下顺洋的心思,不过,他也听了老爸的劝。
    徐徐图之。
    他还年轻,没必要那么急。
    “18%。”
    “那你还可以再等等。”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此刻,陈道俊隐约明白老爹说的‘水善万物而不争’的意思。
    最好的布局,永远是让人自投罗网。
    而不是主动利诱。
    回想起操盘新世界百货的那会,陈道俊觉得自己办的有点糙。
    毕竟是头一回当财阀。
    没经验。
    还是老爸这样的‘老财阀’更厉害啊。
    一眼就看破了敌方的虚实。
    如果老爸执掌顺洋的话,可能会比他做得更好吧?
    可惜。
    老爸志不在此。
    其实,陈道俊这次来华夏还有另外一层目的,爷爷希望他把老爸劝回去。
    虽然爷爷没说回去做什么,但还能干什么?
    肯定是接班顺洋。
    不过。
    陈道俊并没有跟老爸提这事,他离得更近,看的更清楚。
    老爸不喜欢家族里勾心斗角的那些事。
    不然,老爸也不会远赴华夏发展。
    “阿爸,这款车,国内什么时候能上市?”
    聊完顺洋集团的一些事,陈道俊又把目光放在了索兰特上面。
    这款车,外型很新潮。
    有一种超前的美感。
    虽然风格比较超前,但陈道俊并没有怀疑老爸是‘重生’人士。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重生者?
    再说了,老爸以前学过美术、设计,审美超前一点,不是很正常?
    其实,严格来说,索兰特的审美不是特别超前。
    而是复古。
    现代化的复古。
    一百多年的汽车工业史,什么设计没出过?
    大多设计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那些老款的设计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
    有的人做得好,那叫成功。
    做得差了,那就要做好准备,接受群嘲的准备。
    最简单的做法是copy其他成熟品牌的设计。
    经过市场检验的东西,风险最低。
    拼好车嘛。
    谁都踏马干过。
    “过段时间吧,两个月,等两个月后,厂里的产能差不多就能恢复正常。”
    过年前后,一直是汽车销售的黄金期,最近这段时间,起亚工厂两班倒只能堪堪满足市场需求。
    如果韩国那边再上市,就现有的产能,只能三班倒。
    不过。
    三班倒太伤人,李杰又不是那种压榨牛马的资本家,能不三班倒,尽量不搞。
    三天后。
    陈道俊回国了。
    “欧巴,今年回去过年?”
    他一走,李杰把一个‘好消息’告诉了李海仁。
    得知回国过年,李海仁眼睛瞪得大大的。
    “啊。”
    李杰放下报纸,笑着点点头。
    “你不是说你家里亲戚邀请你年后回去吗,与其年后赶路,不如年前一起回去。”
    “谢谢欧巴。”
    李海仁笑着献吻。
    “那我去准备准备。”
    眼瞅着年关将近,李海仁已经做好原地过年的准备,买了一大堆的东西。
    现在更要准备。
    买一些特产、礼物回去。
    家里的公公婆婆,还有陈荣基、陈动基、陈荣华他们三家,除了这边,她老家那边也需要买礼物。
    接下来几天,李海仁跑去了申海。
    盐城毕竟是一个地级市,论繁华程度,远不如申海。
    她去申海也不用额外住酒店。
    李杰早在申海买了房子。
    李海仁忙着买礼物,李杰则是忙着给经销商开会。
    年终了,怎么能不开会?
    怎么能不打鸡血?
    看着经销商大会上披露的一份份数据,那些经销商分为三派。
    第一派,4s店已经落地,并赚了钱的。
    高兴!
    三四年回本,剩下的年份,那就是纯赚!
    一年七位数的利润,还不值得高兴?
    第二派,已经签约,门店正在建设的经销商,看着总部的数据,其他经销商同行的吹捧。
    一个个心潮澎湃,恨不得明天就能开业。
    第三排,已经签约,正在选址、设计阶段的经销商。
    他们急啊。
    经销商大会结束当天,招商会、设计部、大区经理都被这群经销商踩破了门槛。
    快!
    必须要快!
    经销商喜气洋洋,起亚工厂的员工们,一个个也是喜笑颜开。
    年底啦。
    年终奖正在向他们招手。
    去年发年终奖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
    那堆得跟小山一样的rmb。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而今年,那座山变大了。
    研发、零部件、总装、采购、质检、物流、管理、销售、行政等等部门人员,起亚华夏分部的员工数量已经高达1800人。
    从高到低,年终奖人均4000元。
    720万现金堆在一起,很壮观!
    要知道这可是2002年,那么多现金放在一块,其冲击力,不言而喻。
    除了年终奖。
    起亚年会还有抽奖,头等奖一个名额,奖品是一套房,一等奖两位,奖品是车。
    起亚k1。
    “自家生产的东西,一定要让大家都买得起!”
    听到老板说的话,老乔心里那是干劲满满。
    买!
    等哪天有钱了,自家小子买车,一定买自家工厂生产的车!
    想着,他的视线又落到了台上的两位幸运儿身上。
    塔喵的!
    老张这家伙真踏马踩了狗屎运!
    一等奖就这么被他抽到了!
    还有那个设计部的小伙子,去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啊,入场不过半年多,直接抽到一辆车。
    价值12万的车。
    虽然车子不能转卖,只能自己开,但那也是钱呐。
    就他现在的工资,勤勤恳恳干个十年八年,恐怕才能买得起。
    不对。
    听老板说,要加工资!
    来年人人都加!
    全勤奖也要加!
    明年如果销量达标,年终奖也会加。
    一想到++++,老乔就浑身都是干劲,当初幸好没选错。
    就该进起亚啊。
    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工厂,得亏没去。
    如果去了,哪还有这条件?
    不一会,设计部的杨韬从台上走了下来。
    “韬,请客啊,必须请客!”
    他一回到桌上,设计部的同时就起哄。
    “对啊,12万的车啊,你小子,真是走大运了。”
    “哈哈,韬儿,手给我摸摸,我要沾沾喜气!”
    “待会请唱歌,韬儿。”
    “好啦!”
    这时,设计部的头头周光一摆手。
    “小杨去年刚刚毕业,现在还是一个新人,哪有钱请客,别瞎起哄。”
    “老大,我请,我有钱!”
    杨韬笑着道:“我用年终奖请大家吃宵夜,这不是快过年了嘛,给大家沾沾喜气。”
    “哈哈,头,你看韬儿说的多上道。”
    “你小子,可以。”
    眼见杨韬都主动请客了,周光也不再说什么。
    中了一等奖,请一顿宵夜,也不算什么。
    三十来人,一人30块,也就1000不到。
    杨韬负担得起。
    不过。
    唱歌什么的就算了。
    那东西没根没底,几千能花,几万也能花。
    这一场年会,有人欢喜,有人惋惜,不过,总体而言,氛围是积极向上。
    大多数人都满意。
    钱包鼓鼓的回家过年,能不高兴吗?
    尤其是杨韬。
    当他开着新车回家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新车啊。
    十几万的车。
    一听是公司年会奖品,那些原本笑话杨韬的人,顿时没了声响。
    交大毕业生每年那么多,有几个毕业半年能开上车的?
    还是起亚。
    外国货。
    看过《我的野蛮女友》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这辆车。
    韩国的车。
    牵牛和宋明熙的梦中情车。
    这边,杨韬回村之后成了围观对象,那边,李杰的情况也差不多。
    “润基啊,欢迎回来。”
    看到李杰进门,老太太李必玉假模假样的装出一副很热情的样子。
    “你们送的东西,我们都收到了。”
    “都是很好的。”
    另一边。
    陈荣基和陈星俊也把视线落在了他身上。
    两年时间,他们对李杰的印象,那是一变再变。
    小看了四弟\/四叔!
    起亚在华夏风生水起的故事早就传遍了顺洋家族,乃至顺洋集团。
    大部分顺洋集团的员工都知道‘四公子’在华夏攻城略地的故事。
    一炮而红!
    不到两年时间,起亚已经成了华夏境内风头最劲的新生代汽车品牌。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起亚的销量已经跻身月销前五。
    仅次于大众、通用、本田、铃木。
    李杰的事迹能传的那么快,少不了陈养喆的手笔,他是在造势。
    然而。
    那些媚眼全抛给了瞎子。
    陈道俊从华夏回来,他又一次失望了。
    不省心!
    那么大的家业不要,我还不想给呢!
    这不。
    李杰回来过年,老大、老二、老三一家都在客厅,陈养喆赌气式的留在书房。
    有道是,人越老,脾气越小。
    直到李杰上楼一趟,陈养喆才‘不情不愿’的下了楼。
    “准备开饭。”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李必玉指派家政,不一会儿,桌上摆了一大桌子菜。
    不过,他们这边是分餐制。
    少了几分热闹。
    “动基,顺洋金控和奇迹公司的并购,现在怎么样了?”
    吃着,吃着,陈养喆忽然提起了近期闹得满城风雨的并购案。
    就在半个月前,顺洋金控要被奇迹公司收购的消息,引爆韩国舆论,炸翻了金融圈、媒体圈。
    如今,谁不知道奇迹公司是顺洋小孙子的产业?
    孙子收购爷爷的产业,倒反天罡了啊!
    但。
    一想到奇迹公司的辉煌战绩,圈内人反而能理解。
    奇迹公司强归强,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成立时间太短。
    没有大企业背书,持币观望的人,很多,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他们的投资策略更多的是求稳。
    宁愿损失一些收益,也要找大企业名下的基金公司。
    所以。
    奇迹公司的主要客户是那些高净值客户。
    虽然这些客户身家不菲,但真正撑起基金公司的还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
    聚沙成塔。
    少了这批用户,奇迹公司的募资金额一直没能突破上限。
    如果能跟一家知名大企业合作,或是控股,或是被控股,补全最后的缺点,奇迹公司很可能会成为新的财阀家族。
    “还在谈。”
    回答时,陈动基瞄了一眼坐在斜对面的陈道俊。
    “奇迹公司的要求太严格,股东们不是特别满意。”
    “哦?”
    陈养喆明知故问道:“他们开的是什么条件?”
    “阿爸。”
    陈荣华突然插入对话。
    “道俊不是在这嘛,你有什么事直接问他不就行了。”
    她可记着仇呢!
    当初要不是这小子,她能远走他乡?
    虽说吃喝不愁,日子过得也不错,但有钱和大权在握,那能一样吗?
    去了阿美莉卡,她身边可没有那么多的‘狗腿子’围着她赚。
    那种失落感才是最致命的。
    陈养喆瞪了陈荣华一眼,然后目光一转,继续看向陈动基。
    显然。
    他要等陈动基回答。
    “阿爸,奇迹公司要27%的股权。”
    陈动基又瞥了一眼陈道俊。
    “这太多了,如果给奇迹那么多,奇迹公司就成了顺洋金控第一大单一股东。”
    第一大单一股东不是重点。
    哪怕让了这么多股份给奇迹公司,陈动基夫妇,再加上他们的孩子,他们三人的股份仍然要高于奇迹公司。
    但。
    万一奇迹公司后面再联合其他股东,他们一家很可能会被陈道俊踢出局。
    这怎么能忍?
    “27%?奇迹公司开价多少?”
    “18万亿,大概15亿美金。”
    “全现金?”
    “不是,50%现金,50%股权。”
    陈动基老老实实回答。
    阿西吧,陈道俊这个小子,真踏马有钱啊!
    15亿美金,即使按照一半现金+一半股份置换,那也是7-8亿美金的现金流,他要是有那么多钱,能沦落到卖股份的地步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