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五百七十章 对蓝玉的警告  大明:寒门辅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川、脱因帖木儿等人见顾正臣看过来时,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
    眼前,是三万多元军俘虏,还有四万余妇人,有些老弱孩童,并没有召集过来。
    顾正臣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人群逐渐安静,开口道:“我知道,这段时日里你们日子过得惶惶不安,不少人睡不安稳,总觉得屠刀还会降临,杀戮还会继续。”
    “可你们也应该听到了,大明将士不止一次地向你们宣传,归顺之后便是大明人,只要你们不对抗朝廷,不触犯大明律令,你们便是安全的,也是在营地范围内自由的人,不是囚徒!”
    “我从关内来,带来了一份名录,若这名录之上有你们的名字,那说明你们随军出征的男人还活着,后续朝廷会给你们一次机会,是选择入关与你们的男人团聚,还是让你们的男人来这里垦荒耕作!”
    “当然,你们的日子若是过得不好,不想要那个男人了,我可以替你们保证,他不会回来,你们的未来,可以是其他蒙古人,也可以是大明军士……”
    蓝玉在台下听得很不对味。
    让你安抚人心,就应该对他们严厉一些,让他们怕了你。
    畏怕,才能服从。
    你这样说话都他娘的扯上婚配去了,合适吗?
    你干脆在这里当个月老得了。
    王约、魏平却觉得很对味,倒是蓝玉眼睛在瞟,这个家伙该不会是想找个蒙古女人吧?
    满川、脱因帖木儿等人很是惊讶,顾正臣这个国公,身负盛名,军功累累,他说话,不仅不生硬冰冷,反而还透着几分人情味,相对蓝玉、赵涉谷等人板着脸,随时可能要砍过来的样子好多了……
    顾正臣讲述着,对众人道:“元入中国,分人四等。明主天下,一视同仁。过去的恩恩怨怨,都随着元朝的消亡过去了,你们不会沦为低贱的驱口,也不会成为奴婢!”
    “今日之后,朝廷会为你们办理户籍。入大明户籍者,便是大明子民!是大明子民,就有权享受大明之下的和平、安稳!”
    “你们,记住了——”
    “这面绣着日月星辰的大明旗,也是你们的旗帜!看到它,你们就应该相信这世上,日月的光,依旧照耀在世间,没有永远的黑暗,没有过不去的寒冬!”
    “你们的未来,与大明的未来绑在一起,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大明大家庭里的一家人……”
    顾正臣的话给了许多人难得的安慰。
    虽说一时之间无法改变身份,也忘不了元廷,可总归是有人告诉了所有人,大家彼此,没区别,谁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欺负谁,蹂躏谁,没有人会沦落到深渊,大家都能活在光明之中。
    顾正臣说了许多,直至最后,一声铜锣声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高声喊道:“你们是大明的子民,但大明是包容的大明,你们可以信仰释迦牟尼,可以信仰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自然也可以信仰长生天!”
    “没有必要偷偷摸摸,藏在暗处,大可光明正大地祭祀你们的长生天。但是,大明的文化,大明的教育,你们的子孙不能落下,待到明年花开时,社学会在这里出现——”
    “未来十年中,你们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学问之道,入仕朝廷,为朝廷效力!”
    这番话让所有人震惊了。
    徐达也不禁抬了下眉头,蓝玉眯着眼对徐达道:“魏国公,让这些人继续信奉长生天,还准他们祭祀,合适吗?如此一来,二十年之后,他们还是自认为是蒙古人,未必自称是大明人!”
    徐达看向高台上站着的顾正臣,吐了口气:“或许尊重他们,才能真正降服他们。即便是我们明面上消灭了他们的信仰,抹杀了长生天,可我们做不到不让他们看天、看地。”
    长生天,就是将天比作生身之父,把地比作养身之母。
    所以敬天地。
    长生天是成吉思汗时期成熟的,铁木真自诩平生赖长生天之赞力,托长生天的护佑才有了一番霸业。
    这一套思想已经持续了一百七八十年,草原一代代人传递,从未断绝。
    信仰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命,强行剥夺,只会让他们不安,总想着反抗。
    允许长生天信仰存在,只是让他们多了一个心理上的寄托,和佛祖、玉帝没啥本质区别,都是心灵上的寄托罢了。
    这种信仰的存在,未必就会影响到大明的统治,毕竟顾正臣已经“图穷匕见”了,那就是明年会搞教育,这些人该信什么就信什么,但他们的子孙后代,要信儒家,信学问,信朝廷。
    徐达虽然有些诧异,但仔细思索之后也就明白了顾正臣的用意。
    可蓝玉不这样认为,言道:“信仰是会一代代传递的,即便是他们的孩子学习了儒家之道,也必然会受长生天影响。让我说,他们就应该和归化的蒙古人一样,脱掉蒙古人的衣裳,换了大明衣裳——”
    “改了蒙古脏辫,换了大明发髻,丢了那毡帽,换了大明的六合一统帽!总之,除了一时半会无法消除的语言之外,都应该让他们换掉。”
    徐达摘下腰间的水囊,喝了一口之后,目光冷冷地看着蓝玉:“永昌侯,他是河北巡抚使,也负责后勤事宜,同样还是三路大军北伐的最初谋划之人。”
    “你可以对他不满,也可以对他不敬,但是,北伐尚未结束,他和我一样,都是他手底下的将。他说什么,我不反对,你即便不认可,也应该听着,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我知道,你们之间有嫌隙。但是你也要清楚,顾正臣入仕十三年,从一个举人成为一个国公,他的军功,比你重。他手底下死去的人,没有几个是好对付的,无论是外敌,还是朝堂之上的政敌!”
    “你应该清楚,顾正臣不是你能对付的,也不是你所能压制的人,若是有朝一日你落在了下风,那你就应该感觉到危险了。若是你感觉自己处在上风,信心十足,那——”
    “危险就已经缠在了你的腿上,手上,爬在你的胸口,甚至是抓住你的喉咙,真正的危险也就到了,到那时,再想脱身,你也来不及。这种话我只说一次,你愿意听就听进去,不愿意听,权当我没讲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