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还不错,就是这辣椒面,放的是不是忒多了?”
朱元璋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顾正臣,张着嘴呼哈着,明显是辣到了。
顾正臣腹诽不已。
你抢了我的鱼,还怪我放辣了,啥道理,还有没有王法……
哦,你就是王法。
顾正臣赶忙行礼。
朱棡、朱棣很是意外,行礼之后,齐声问:“父皇怎么到了这里?”
朱元璋虽然也微服私访,可多局限在金陵城内,即便是外出,多数也就在金陵附近溜达溜达,十几年来,他很少离开金陵四百里。
可这里是哈尔滨,辽东之外的东北,距离北平两千五百多里之遥!
若是说距离南京,那就更遥远了。
朱元璋摘下朱棡腰间的酒囊,摇晃了下,拇指撬开,仰头便喝了起来,转而放下,皱眉回味着问:“这里面加了什么?”
朱棡脸有些红:“没什么,一点鹿血。”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朱棡,恍然道:“原来如此。”
朱棡赶忙解释:“父皇,我只是脾虚,不是肾虚,我很正常。”
朱元璋呵呵一笑,将酒囊还给朱棡:“你不用解释,朕知道。”
“知道——啥?”
朱棡疑惑。
朱棣咳了咳:“三哥的事只是小事,父皇,这里可是关外远塞之地,并未彻底安宁下来,如此冒险深入,实是不该。”
朱元璋将鱼还给顾正臣:“给朕烤条微辣的。”
顾正臣郁闷,但也无力反抗,只好拿出一条杀好的鱼,架在火堆之上。
耿炳文插了一条鱼递给顾正臣:“镇国公,辛苦。”
顾正臣瞪了一眼耿炳文,若不是这个家伙立下了大功,还差点死在了北山上,早就拒绝了,不甘心地接过。
徐司马拿了一条鱼凑上前:“镇国公——”
“滚!”
徐司马脸色有些难看。
是我啊,我可是皇帝的义子!
顾正臣才不管你义子不义子,亲儿子都不行,你排老几,这个是谁?
平安!
哦,原来是他!
历史中一个给朱棣制造过不少麻烦,差点毁了朱棣靖难的厉害家伙。
朱元璋坐了下来,看着朱棣晒成麦色的刚毅脸庞,缓缓地说:“当年你殴打官员,朕不得不将你赶至北平历练。虽说三年之期未满,可你先破纳哈出,再出关破马孟山之敌——”
“又降新泰州,如今主持松花江、黑龙江开发事宜,招抚女真各部——这些功劳,足以让你重回燕王了。”
沐春、徐允恭等人恭贺。
朱棣谢恩,情绪并没有多大起伏。
被废为庶人,不过是一场皇室给文武的政治秀,演给人看而已。
朱棣很清楚,朱元璋也很清楚,大家都心知肚明。
只不过这出戏,要提前结束了。
朱元璋看向顾正臣:“你似乎对朕来这里,并不甚惊讶?”
顾正臣摇头否认:“臣惊讶得几是说不出话。”
朱元璋呵了声:“朕可不太信。”
顾正臣确实有预料,但也有些意外。
朱元璋将国事交给朱标,带着老婆孩子去凤阳,干嘛去,又不是忌日,扫墓也不需要你亲自去一趟吧。
就算是去凤阳,差不多几天也该回去了,大热天的在外面多没意思,一直不见老朱回金陵,始终都是朱标在金陵处理政务,这还用说,老朱一定是悄悄北上了……
顾正臣预计老朱会到北平看看,看看买的里八剌这个俘虏,然后坐在北平收集各地消息,可如何也想不到老朱会出关,跑到了这么遥远的地方来。
要知道朱元璋马上六十了,身子骨早就不比当年,奔波两千余里路,很耗体力。
朱元璋看着顾正臣给鱼刷油,油水滴落至火堆里,火呼地跳了下,言道:“水师运输火器的船被海贼劫了,这事你知道吗?”
朱棡、朱棣等人看了看顾正臣,低头对付着自己手中的烤鱼。
顾正臣暼了一眼徐司马、平安,迟缓地惊了下:“这可是一件大事,想来赵海楼能处理好。”
平安嘴角抖动。
这消息都盖脸上了,你没事,消息都跑出去十丈远了,你才想起来惊讶……
还说得那么云淡风轻,装都不装了啊。
徐司马也觉得顾正臣的态度有些不合适,虽说你见过世面,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也不能这么平静吧。
朱元璋并没在意,紧接着说:“朝鲜金州城遇袭,城内军士、百姓青壮被掠走,妇女老弱悉数被杀,惨不忍睹,这事——你知道吗?”
顾正臣愣住了,茫然地看着朱元璋:“陛下,朝鲜的事,与我大明何干,臣为何要知道?”
朱元璋看向徐司马。
徐司马开口道:“镇国公,八日之前,朝鲜使臣去了北平想要求见镇国公,为的就是想说这件事,因为朝鲜人从金州的废墟里、尸体里,挖出了不少铁子、铸铁碎片。”
顾正臣深吸了一口气。
娘的李成桂,老子也没得罪你吧,犯得着这般害我。
使臣就干使臣的活,节外生枝干嘛!
顾正臣见朱元璋看着,见他目光凝聚,似乎在质询什么,当即回道:“陛下,水师忙着运输物资都已是捉襟见肘,前段时日运输土豆南下,都难坏了水师,不可能有人出海,更不可能去朝鲜,抢一座不起眼的城。”
朱元璋缓缓地问:“有没有可能,是他们出海了,你却不知?”
顾正臣肃然道:“绝没有这种可能,水师上下一心,忠诚可靠,绝不会有人擅作主张,擅起边衅!这一点,臣有把握。”
朱元璋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不是水师,又不可能是朝鲜做戏,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日本!”
顾正臣重重点头:“寻常倭寇也不会掠夺青壮,臣大概知道这批被掠走的人去了何处。陛下,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朝鲜的使臣还没回去吧?”
朱元璋笑了:“你能想到的,朕会想不到?他们不仅没走,还沿途在控诉倭人的罪行,一路南下两千里,直抵金陵……”
“陛下英明!”
顾正臣承认,老朱在借势用势上,确实惊人。
如此一来,东征的火,也算是添了一根木柴。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当火焰到了一定程度时,沸腾了,拉开的便是东征的汽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