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断指再植,震撼全场的技艺!  我!二十四岁当国医,这很合理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院士都绷不住了,“讲点科学。”
    杨晨曦忍不住道:“比起许医生的手术水平这件事情,我觉得腘动脉是母的更加科学。”
    众人默默点头。
    就算是在娘胎里就用缝自己的脐带玩,也不至于有这么娴熟的血管缝合技术吧!
    连续贯穿缝合法……
    间断缝合……
    套叠缝合……
    还有之前小鼠尾巴展示过的u式缝合法。
    等等等等,都顺其自然地被许秋用出,每一种吻合,都采取了最佳的方案。
    最后,
    许秋将软组织床和皮肤覆盖了下去,将完成修复的股动脉、腘动脉车彻底掩埋在了其中,又放上了引流管。
    “检查。”
    许秋声音响起的同时,闭上了眼睛。
    长时间盯着显微镜,他双眼的疲倦也达到了极点,需要缓一缓。
    “松开止血夹!”黎雪立刻指挥道。
    血循环恢复良好有几个表现:
    吻合的血管充盈良好。
    再植体远端有动脉搏动。
    再植肢体皮肤红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不超过两秒。
    再植肢体的皮肤温度逐渐上升接近正常。
    以及,未吻合的小静脉端出血旺盛;
    血管夹松开的刹那,全身血流顺着缝合口,通过人工血管,再进入下端的自体血管,然后由静脉系统回心。
    咚咚咚——
    强有力的搏动,缓慢地在左下肢的各条动脉出现,血管也一条条地充盈而起。
    噗噗!
    与此同时,还未吻合的小静脉端喷出一股股暗红色的血液。
    这意味着从心脏到动脉,再由动脉到静脉的这一条循环彻底畅通!
    “血供良好!”云梅欣喜地道。
    许秋睁开眼睛,“继续。”
    ……
    十几分钟后,许秋完成了血管吻合的收尾。
    这是考核的重头戏。
    也是杨晨曦最关注的一个步骤。
    很显然,从杨晨曦沉默、震惊的表情来看,许秋取得了他的认可。
    甚至,他开始反思自己够不够格当许秋的老师了。
    不过对于病人来说,血管的修复,仍然只是保肢手术的一部分。
    随后,还有肌肉和肌腱的修复。
    这是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
    最后则是神经修复。
    它决定了大脑对肌肉的控制。
    进行到这一步,王晟德也挤到了前边,眼睛有些火热。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当得知许秋要做人工血管修复时,王晟德其实没有多大的兴趣。
    他知道许秋的发挥肯定会异常出色。
    但,知道这是做保肢手术后,王晟德坐不住了。
    虽然是下肢再植,但……这和手外科的断指再植,本质上其实差不多。
    步骤都是固定骨骼、修复血管、修复肌腱、缝合神经!
    如果换一个人做下肢再植手术,王晟德绝不会把联想到其他手外科去。
    但,这是许秋!
    如果许秋能做下肢,那……他是不是也有能力做断指的再植!
    自从三十八岁那一年,王晟德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被好心救下的患者砍断手筋,他从此离开了手术室。
    这些年里,他一直在手外科的理论层面深入研究。
    譬如超声引导下的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应用;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等等……
    当年王晟德的才华太惊艳。
    而脱离临床手术后,他搞出的理论研究,更是异想天开了,难度太高,因而愿意验证的医生没有多少。
    而肯配合他做临床实验、疗效评价的患者,没有一个。
    曾经有一家医院接受了王晟德的建议,采取了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最后发生了血管痉挛,两根手指失去再植的机会。
    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肯采用王晟德提出的那些难度极高的术式。
    因此,尽管王晟德如今在手外科也有不俗的地位,但背地里也有不少称号。
    “纸上谈兵”。
    因为时至如今,王晟德做的,基本上是诊断标准、用药指南上的工作,对临床手术的贡献几乎为零。
    曾经最惊才绝艳的手外科天才,最后做的工作却对手术没有多少贡献。
    这其实也是一种讽刺。
    但王晟德在许秋身上看到了希望!
    其他医生,实现不了王晟德提出的这些构想。
    但……许秋难道也不行?
    难度从来不是阻碍许秋的因素,他如果能做下肢的再植,再来一个手外科的断指再植又有何不可!
    “真的可以吗……”王晟德看向手术区域。
    此时,许秋已经开始了肌肉肌腱的修复。
    下肢主要是负重,因此对肌肉、肌腱修复的要求比上肢低很多。
    不需要精准控制每一根手指,运用每一块肌群。
    把主要的伸、屈肌群修复,就能恢复下肢百分之七八十的功能。
    “大腿主要是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股内收肌群外的修复。”
    “小腿是后方三头肌与胫前肌、腓骨长短肌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拇、趾伸、屈肌……”
    王晟德轻语,目光始终盯着术区。
    时间过去,一根根肌肉被缝合起来。
    肌腹褥式缝合。
    许秋跟吃了缝纫机似的,每一针都恰好落在断裂边缘的肌膜与筋膜之间。
    粗大的肌腹,为了避免血肿和空腔,许秋还在中心处加缝了几针。
    紧接着,是两侧肌腱的缝合。
    “1-0锦纶线。”
    许秋伸手,召唤器械。
    随之,双针腱内缝合法在断离的肌腱间重现。
    王晟德瞳孔一阵收缩。
    这是大夏显微外科泰斗王成琪教授创立的双针腱内缝合法!
    这种术式的优点很明显,省时、光滑、牢靠,而且影响肌腱的血液循环较小,但难度颇高,很少有医生会专门训练这门缝合术。
    原因在于,采取常规的对端缝合,难度系数0.4,缝合效果为80分。
    而双针腱内缝合法,难度系数为0.8,缝合效果为90分。
    难度翻倍,缝合后虽然有提升,但幅度太小。
    很少有医生会专门为此训练,用大量的时间,为这细微的缝合提升,不值当,也不现实。
    然而,让王晟德震惊的,却不是这门缝合术的难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