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0章 疏通运河  无敌六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都一切所需,有三四个,产自秦风所控之地。
    若再加上齐地的物产,以及一些南洋转运的东西。
    那么新都的一半物料,都跟辽地有关。
    主要还是这天下间最优秀的匠人。
    如今大多汇聚在辽地。
    大庆的匠人们,多守着祖祖辈辈的技艺,只能混口饭吃,谈不上什么富贵。
    然而到了辽地,那地位更是直线提升,哪怕面对官员,也有了足够的底气。
    在辽地,他们的身份不再卑贱,甚至不会因为工匠籍贯锁死了出身。
    他们有钱,同样能在辽地购置土地,虽然每家购置土地都有上限,目前是三百亩。
    但问题是。
    那可是三百亩!
    在大庆,辛辛苦苦一辈子,能守着十几亩田地,都称得上富裕人家了。
    可在辽地,只要有钱,就可以拥有三百亩的土地。
    而且全都是最为肥沃的黑土地。
    并且,他们的儿孙,更是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能读书识字,甚至学的好的,还能做官。
    唯一的问题。
    可能就是那些开了眼界的儿孙们,未来不愿意将这祖祖辈辈的家传手艺传承下去了。
    但没问题。
    他们可以去辽地的工业大学内,那里总会有年轻人,愿意继承他们的这门手艺。
    故此。
    新都营造,三四成都在辽地生产。
    如今也多堆放在范阳城,为此还开辟了不少堆场,都在大运河的两岸。
    “大庆迁都中原,已是定案,雄英自己在洛阳难以形成新的根基,但若在大都故址上,有老六为仪仗,至少能坐稳几十年的江山。”
    “而且,在范阳周边设立新都,省掉了不少运费,能让天下百姓安生一些年。”
    庆皇忍不住叹息一声。
    原本洛阳是最好的,老大也完全坐得稳那天下中心,奈何……
    天道无情,哪怕是天子,在面对生死之时,也没有任何办法。
    “自古以来,营造皇宫便是劳民伤财的苦事儿,搞不好甚至弄的天下皆反,洛从范阳到洛阳虽有大运河相连,只是这大运河年久失修,至少得疏通下水道,才好再用。”
    秦风则忍不住说。
    “自大运河开凿以来,至今已有千余年,这也一直是联络南北的要道,运河两岸的百姓也是天下间最为富足之人。”
    “只不过相比南方,北方的运河明显年久失修,哪怕北伐时,这条河道都没用上。”
    庆皇冷笑了一声。
    “毁坏多是人为,大胡皇朝末年,人为的堵塞了这条大运河,后来朝堂一直在缝缝补补的用,抽不出功夫来彻底疏通。”
    “如今天下已定,大运河也该疏通,以免出现祸患。”
    秦风点头。
    中原百姓,也说过大运河不好用了,都是之前打仗故意堵塞。
    毕竟切断交通,能给敌人的攻伐带来很大的阻碍。
    而大运河,就是最为关键的交通要道。
    “历朝历代,修缮大运河,都要征伐劳役,是一件很吃苦力的事儿。”
    当年的隋炀帝修了大运河,却也修到天下反。
    其实隋炀帝若是单修大运河还好。
    只不过天下才刚好点,隋炀帝不单单修大运河,还劳师远征高句丽。
    其实这也没问题。
    问题远征打输了……
    打输了第一次,不久又去打第二次,最后搞得全天下人都受不了这个苦。
    跟着这样的皇帝,以后还不知道要做多少苦事累事儿,会被征伐多少劳役,会不会死在劳役之下。
    好在。
    如今天下人口众多,加上技术更加成熟,修缮大运河,怕是算不上太难的事儿。
    “辽地有大型工程器械,蒸汽驱动,可用于挖掘运河,必能事半功倍。”
    如今的辽地,大搞基建。
    而机械发展,已经更新一步,许多大型的工程器械,都在一步步的发展。
    这能解决很多人力物力。
    最为关键的。
    是许多以往靠着人多力量大才能办到的事儿。
    有了这些大型机械后,区区几人便可以轻松做到。
    一些重复性高的机器,极有性价比。
    大型器械的发展,甚至比辽地的汽车发展,还要更快一步。
    因为大型机器的需求更高,特别是跟矿山有关的地方,都需要这些机械来做,又快又方便。
    “若用上大型机械,能节约多少成本?”
    “大约十分之一。”
    “已经很多了。”
    别看节约的只是十分之一。
    可疏通大运河,不知道是几百万人一起做的超级工程。
    从南到北,逐段疏通,而且还要保证未来大庆的漕运。
    这是大庆南北,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
    也正是因为有大运河在,庆皇对于辽地的铁路,算不上那么的眼馋。
    因为辽地铁路的运输成本,并没有比大运河的漕运低上很多。
    而且最为重要的。
    是修建铁路所需要的钱,哪怕用上一群南洋人,只要管饭吃就行的。
    那所付出的成本。
    也要远比修缮大运河要高出许多。
    最为关键的。
    是大运河原本就拥有着成熟的漕运运输体系。
    可若是铁路,则需要一点点的去摸索。
    相比于蒸汽火车,百姓们更在意的可能是蒸汽船。
    因为蒸汽轮船的运送,可以节省大量的船夫。
    如今辽地有两处造船作坊,已经接取了大量的订单,制造可以在内河上安稳运行,方便运送的平底船。
    而其中订单最大的,就是朝廷用于漕运的船只。
    剩下的,则是民间一些商户。
    哪怕大运河时常淤堵,水路的运费依旧是那么的便宜。
    这也就是庆皇一直对铁路不上心。
    京都朝廷官员,对于铁路也并不在意的原因。
    大运河能运转千年,造福南北千年。
    铁路能运转千年吗?
    那铁轨但凡被刨走一块,上面跑的火车也就废了。
    而按照这片土地上的周期,到了乱世的时候,哪怕大运河都给堵塞了。
    那么铁路上的铁轨,哪怕都会被人全部给挖走,拿回去铸造武器。
    趴在地上的铁路。
    也将会彻底废掉。
    而再铺设,将会再度投入巨大的成本。
    可大运河,就算堵塞了,哪怕朝廷不亲自去疏通。
    地方上做生意的商人大户,也会自发的去疏通。
    故此。
    朝廷百官至今还觉得。
    辽地的铁路,看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与大运河这等伟业相比,相差甚远。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