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7章 特色  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清楚,王明也没藏着掖着,把想法跟谢一国说了一遍。
    “可以啊王明!自打你当上营长,这还是头一回脑子这么活,有点回战场上打狙击的灵动了。”
    谢一国夸赞着:“你这么想是对的,你现在是营级干部,要站在全营角度来做事安排事。
    “等人真要是去了,在团里面走不开,到时候就按照你想的整。”
    说着谢一国停顿注视王明:“到时候你们营战斗力提不起来,我第一个先找你的霉头。”
    “连长,你要是把人直接放我们营里,我敢带人去军级比武,比不过我脑袋给你当尿壶!”
    “拉倒吧,你自己脑袋自己留着,我还嫌难用。”
    几人聊着,在城里跟着到处逛了逛,由于吃的比较撑,对于吃食只是简单过了一遍。
    艾窝窝、驴打滚那些都尝尝,还有许山说的什么爆肚炒肝,众人都没吃着。
    实际上驴打滚在东北也有,只是来尝尝北平的驴打滚跟东北有什么差别。
    炒肝是早餐搭配着卖,现在下午没有卖的,爆肚更不是单吃的,早先发源,是由摊贩推车售卖,因为价格有些高,多在繁华地区售卖。
    有了条件后,在城里开个小店,做起酒馆生意,熟制下水,适合下酒。
    有些手艺好的人家,会单独做爆肚生意,但是也会搭配着酒水售卖,以提高营收,北平城也就形成了爆肚加酒文化。
    这个年代北平的酒馆还大量存在,北平城里街道巷子胡同里多,因为面积规模原因,规模不大,多是小酒馆。
    就好像后世的琴岛啤酒屋一般,散落在整个城里。
    不过跟琴岛啤酒屋比,北平的小酒馆很多都不做热菜,不论荤素多是凉菜,主要是为了搭配作为下酒。
    小酒馆人员繁杂顾客众多,有力工、有车工、有街道干部、有附近店家,很多人累了一天来到小酒馆,来上二两小酒,一边小口品着,一边跟店里其他人聊着,放松身心。
    小酒馆里虽然也讲究规矩,但是不讲尊贵,大家平等,随便说随便聊。
    稍微有点积蓄的外加点花生米拌黄瓜,富裕的整点爆肚。
    相比较其他的,爆肚因为贵消耗量小,虽然算是特色,各家店里也不会多备。
    谢一国众人因为部队规定,不准饮酒,去酒馆不喝酒肯定不行,只是在许山的带领下去了专门做爆肚地瞧了瞧,跟店家说好回来再拿,因为不是熟人,定下的不能赊账,先付了定金,随后继续在城逛着。
    众人去尝了所谓的豆汁。
    “这味闻着确实有点怪。”
    “怪就对了,尝尝先。”
    王明在身旁人催促下,品了一口,两个眉头瞬间打起来。
    “别吐,这是粮食做的。”
    王明硬顶着将豆汁咽下去,苦着脸看向许山:“这是口轻的?”
    “嗯,算我喝过口最轻的一家。”
    “那口重的是啥样?”
    许山想了想:“我也说不出来,你赶紧喝完,我带你去那边尝尝。”
    “别!”
    王明赶忙摆手拒绝:“这够了!这够了!一次就记住了!”
    说着将碗递给其他人身前:“谁试试,北平特产,喝了一准能当营长的!”
    谢一国直接没搭理。
    开玩笑,这回去就提团长,喝两口豆汁还给整成营长。
    不喝!
    打死不喝!
    不能让一碗豆汁动摇自己坚定的心!
    见没人搭理他,王明脸色都绿了。
    “连长,帮帮忙,回去我指定好好训练部队,给咱们团争脸。”
    “小刘,帮我喝点,回去给你整炸酱面吃。”
    “……”
    王明连问几人,众人摇头笑着就是不接事。
    “你老老实实喝了吧,自己要的含着泪也要喝完,人家许山同志都说了喝不习惯,你非要自己整一大碗。”
    谢一国对着许山道:“后面不用去了,一家就够受了。”
    随后又对店家道歉:“不好意思同志,北平的好吃的多,就是我们这外面来的不太习惯。”
    店家摆手不在意:“咋这么客气,各地方不习惯都正常,北平还有卖咸豆花的,人家南方同志来京,说吃不习惯,人家之前吃甜豆花的。
    “过端午,北平吃粽子,里面包枣或者带豆沙,白粽子蘸糖,南方同志喜欢肉粽咸粽,要是吃不惯,那能怪人家做的差不成。”
    “要不说你敞亮人,这话说的在理。”
    南北甜咸之争不仅仅是互联网普及后才出现,实际上在几百年前开始,因为饮食习惯差异就出现过争论。
    又根据地方不同细分,甜咸中又带着辣、酸等不同口味。
    只不过因为是在地方上,影响不到全国,不会形成这么大争论。
    吃都吃不饱,怎么可能去争论甜咸,肚子里没二两油水,想别的都没用。
    豆汁过后,许山带着城里逛着去看一下北平的特色东西,最早能追溯到唐朝的酥糖,还有北平的特色糕点,什么福、寿、禄、喜字饼、枣花糕等等合计八样,人称京八件。
    每样糕点名字起的都比较讲究,突出一个吉祥喜庆。
    说起来北平的京八件还是有些来头,是从皇宫中流传出来的。
    只不过宫里的食材要求跟宫外差别极大,如果照抄着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食材都是经过其他替代变化后才有的。
    谢一城还趁着众人吃着时,抽空闪身进了一家衣店,买了两身旗袍。
    好不容易来一趟北平,衣裳总要买两身。
    就是这衣服平时根本没法穿出门,屯子里瞧见了不知道会怎么说。
    可是谢一城也没准备让胡碧芸出去穿,在家里穿着看就成。
    众人后续还跟着去六必居瞧了瞧北平有名的酱菜,三个晋省兄弟办起来的酱菜馆,尝了尝确实可以。
    能流传下来的百年老店,还是没有网络的时代,都是有压箱底的手艺,不然根本活不下来。
    一天转下来,看着天色不早,众人转身跟着许山找了个酒馆,入内尝了尝所谓的爆肚,随后回头找到崔六,尝了尝手艺。
    只能说,有家传的手艺,年纪小也不影响人能耐,确实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