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上一章少了一段,已在1299章中做出修改,没看的宝子请看一下,好接这部分内容,能顺利接上的宝子不用看。)
“儿臣是被人下了套儿。”李嘉说的是实话,但皇上不信。
“你想说李仁陷害你。他逼你去的员外郎家?”
皇上疾步走到御案前,将那请柬拿出来摔在李嘉面前。
“你看看日期,人家早下帖请你了,李仁一直没给你,是你抱怨吃不好住不好,他才把帖子给你。”
“你不会以为老五不向朕上折子吧。”
李仁只上了一份奏疏,里头把李嘉到青州的行动按日期具体描述一遍。
并无一句责备。
李嘉所作所为本身全是漏洞。
李仁折子里也提到自己的治水方案,皇上叫人翻出来,那折子压在纸堆中,已有些陈旧之色。
他一到青州就先考察了河道,并上奏疏指出这一十七州最大的问题,就是洪涝。
除却其中四州,水域开阔,可以承受大水流冲击,其他州都需要人工开挖淤积的河床……
那时京中几月无雨,皇上这边忙着处理旱情,哪有功夫理会关于任何洪涝之事?
后来就忘了。
李仁做事可谓滴水不漏,你想斥责他只管自己州府,他也有话说。
皇上一肚子气无处可撒,看着自己这个儿子,白璧无瑕的面孔。
一脸无辜,还在为自己狡辩,越看越生气。
“李嘉,你怎么像个绣花枕头?朕对你报这么大期望,你每天都想着什么?”
“你是朕的儿子中性子最温和,心胸最宽广的一个……唉……”
“你带回来的那个女孩子,送走,别留在府里了。”
“那也算受贿,你懂吗?”
“父皇,那姑娘挺可怜的,她是被王员外郎强买回家做奴婢,她家受水灾,无处可去,只能自卖自身,实在与员外郎没什么关系。也不是家生子儿。”
皇上无奈地看着这个俊美无俦的六儿子,自身难保还在为别人讨情。
突然一笑,挥挥衣袖,“滚出去,看看贵妃,她担心得整夜睡不好觉。”
李嘉没走马上离开,嗫嚅着,“父皇,儿子不如五哥心计深广,但儿子也不傻,一到青州,儿子就似踩在沼泽里一般,什么也做不动,赈灾吧,所有灾民几乎都跑到青州,被五哥收容。”
“治水,也得等水退了之后。”
“审案子吧,那本册子似是有问题,想找沈大人对一对,还没来及,沈大人被老百姓围攻吓死了。”
“父皇,儿只觉得一步扣着一步,被人牵着鼻子走。”
“就说那员外郎的事,儿又不知道他是谁,五哥怎么不直接告诉我他和沈大人还有德娘娘有亲?”
“他直说我还会贪图舒服住他家去?”
“儿子是怕吃苦,但可以换一家大户去吃住,难不成全青州就那一家富户?”
“儿不想背后说五哥坏话,他为青州百姓做了许多事,但这些事是图名声还是真关爱百姓,我看还在两可。”
“那些官儿们,个个以五哥马首是瞻,儿驱使不动,百姓也感念五哥打开城门收留,一个个对儿子疏离防备,儿寸步难行。”
皇上听了没任何表情,只重复道,“去看贵妃吧。”
李嘉满脸幽怨看了桂忠一眼,起身离开。
皇上转头便问桂忠道,“老六说得是真的吗?”
“六爷一到青州便抱怨连天,万岁知道,那些地方官一直因灾情忙碌,大约听不得那些话。故而对六爷有怨也难免,但他们没说什么,也没做过什么出格之事,心中所感不在奴才记录之内。”
桂忠意思明确,只记录发生的事。
官员是不是暗中做对,对李嘉不满,只要没说出来,没有行动,桂忠不只凭猜测而记录。
皇上挑不出桂忠毛病。
没有比桂忠更忠于职守的记录者,李嘉行动的时刻都被精准记录下来。
他写的字,皇上字字都信。
桂忠从灾区回来,就升成近侍。
这次差事,表现最出色的竟是桂忠。
他做事没有多余言语,像把精准的秤。
是皇上最喜欢的侍从类型。
……
侍卫的消息通过信件传给李仁的。
刺杀失败,他们及时脱身,对方不知他们是谁的人。
但绾月身受重伤,不宜走长途,两人逃出暹罗,留在南部边境。
他们任务失败,绾月是带头人,下命令说先留在那边,等李仁下一步指示。
绾月了解李仁,此计败了,肯定还有下一步。
她能做出这样的指示,证明伤势还在控制之中。
李仁去信,叫他们就地休整,那个精通暹罗语的侍卫回暹罗,有进一步任务。
他在等凤药去信叫走杏子,砍掉徐棠“臂膀”,再做打算。
过了两个月,突然传来消息,说暹罗女帝病危。
这消息传入大周,李仁终于出了口气。
在此期间,他不停截到徐棠给李嘉传信,坚定李嘉的信心,说其既有曹家支持,又出身显赫,想当皇帝,只需向前一步。
叫李仁糟心的是,她说的都是对的。
李仁最大的短处就是不在京城,若是有人进谗言,他想分辩都得过上十天八天才能上达天听。
李嘉心不狠,又犹豫不决,所以太子之位迟迟不定。
“必须进行下一步了。”李仁衡量着。
此时皇上又下了道旨意,让李仁已经凉掉的心,结满冰霜。
皇上竟然让李嘉继续审理赈灾贪贿案。
将十三州列在账册上的基层官员一律锁拿进京。
这是往李仁喉咙上架刀!
他必须想办法回京。
……
凤药心头始终萦绕着一个巨大的谜题。
她从前给出个答案,但现在这答案似乎并不那么确定。
那就是李仁的身世之谜。
皇上对李仁的否定之坚决,冷漠之剧烈,远超过对亲骨肉应有的情感。
有时她甚至感觉皇上恨着李仁。
为什么?
她以为皇上看到李仁,在看着过去自己的不堪,他明明讨厌李仁生母,为着利用她,还是纳她为妃。
这个女人不为他所喜,没一点感情,可他还是和她生了个儿子。
所以,每看到李仁就会想到这一切。
可毕竟血浓于水。
对帝王来说,女人如衣物,特别是出身微寒的女子,宠幸过一次远远丢开,一生不见,多的是。
整个皇宫一草一木都是皇上的。
整个大周都是皇上的。
可儿子身上流着自己的血啊。
莫非那个女人的死还有别的隐情?
凤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现在她不这样想了,这个深宫中藏着任何秘密都不稀罕。
她了解李仁——他痛恨不公平的世界,他踩踏过大周的疆土,对大周有着比其他皇子更深切的情感。
至于他的私德,那不在她考虑之内。
大周需要好皇帝,百姓需要安定的生活。
她虽身在皇宫,却知晓青州那边一切情况,李仁写信提到过。
她自己也熟门熟路处理京郊流入京师的灾民。
青州,只会比这里糟糕数倍不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