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安门大吉  1983渔耕山海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6章 安门大吉
    中午时分,陈香贝再次出现在桔子坡,是来叫大家吃中饭。
    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一起往梁家如今租住的地方去。
    家门口空地上,已经摆了好几张桌子。除了自家的桌子全部用上,还从邻里家借了桌子、凳子。
    菜已经端上桌子,飘漾着热气与香气。谈不上多丰盛,但每一桌也有七八个菜,有荤有素,有肉有鱼有虾。
    加上陈香贝跟梁母的手艺都还不错,村民们吃着饭,都不忘夸上几句。
    中饭后大伙稍坐了会,闲聊了一阵家常,趁这工夫,梁自强给所有人都散了烟。
    他后来去镇上购买食材时,又新买了好几条烟,要不然还真不够散的。
    小憩片刻后,众人便又转回桔子坡,开始继续干活。到了傍晚,林兴昌、刘恭说收工了,大伙才停下手里的活。
    头一天的工钱,梁自强当天就发了。但林兴昌同时也跟大伙说了,从明天起,是三天一发。每天发的话嫌麻烦了一点。
    因每天人数可能变动,所以梁自强、林兴昌都各有一个小本本,从动工第一天起,就把每天前来干活的人名都记在上面。
    以后每过三天,两个本本凑到一起,对一下人头,然后结账给钱。
    其中有好几个人,像岳父、大舅哥、李亮、邓招财、林父、朱天鹏,还有梁父那几个玩得来的老伙计,坚决不愿接钱,表示纯粹是过来帮工。
    梁自强劝说几句,最后也只好作罢,只给他们每人拿了一包烟。
    这种建房子的操劳,跟平时出海打鱼的累不是同一种累,这个更琐碎,除了动手、跑腿,心思也得顾这顾那。
    晚上躺床上,挨着枕头就想睡。但他更担心的是陈香贝,虽说还没显怀,但前三个月里也是需要非常注意,不能太过操劳的。
    “从明天起,到中饭的点我会提前叫大伙来家里吃饭,你就不用每天中午往桔子坡跑了,知道吧?”梁自强轻轻摸了摸媳妇的肚子,告诉道。
    “我现在还好,走路肚子和腰也不累!”陈香贝觉得这段路走起来好像问题也不大。
    “等到你觉得腰累,那就已经是另外一回事了!”梁自强语气严重了几分。
    要是因为忙着盖房、操劳,造成陈香贝这第一胎有个什么闪失,那就得不偿失了。真要那样,还不如当初推迟盖房,等到娃生下来以后再说。
    “有你说的那么严重?”陈香贝听他语气,也认真起来,“听伱的,我尽量少跑来跑去,反正在家里忙着做饭做菜,也没那么多工夫跑动!”
    “做菜你和娘两个忙得过来不?那么多人的饭菜。”
    “现在是有点忙得团团转。很快就好了,我爸今天跟我讲了,他们三个帮完几天工家里还有事,会换我妈过来,帮我一起做做饭菜……”
    “这样?那要辛苦妈了!”
    既然岳母要过来帮忙,想必陈香贝可以轻松很多。
    ……
    时间过得飞快。中间除了有三天时间下雨而停工,其余都是在马不停蹄地赶工盖房。
    转眼到了安大门的日子,这一天照旧是林泉生根据梁自强两口子的生辰八字,择定的吉日良辰。
    这天,先把门脚石砌好填平,大门的门框已经事先请了路老师,用毛笔写了喜帖和对联,贴在上面。
    红红的喜帖上写着“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对联写着:“建居欣逢吉祥日;安门正遇幸福时。”
    选好的吉时一到,几个人便将大门抬上去。同时,鞭炮齐鸣,众人一边托门一边在炮竹声中高喊:“高升、高升!”。
    刘恭用唱腔高呼起来:“日进金,夜入银,子孙万代是贤英。大门竖得高,子孙万代出富豪。大门竖得宽,满屋财宝万万千。出门四方财丰旺,进门日夜得吉祥。”
    唱完,梁自强依然摸出了一个红包来,给到刘恭,以表示这大门安得非常好,令人满意。朱天鹏这人实在得没法说,真在这里干了满满的七天,一分钱也不肯要,然后回砖窑场干活去了。
    不久,砖窑场的张老板又亲自来了一趟。这回把剩余那两万砖全都送了过来,同时把剩下六百块钱也收了。
    红砖总共一千二百块,正式结清。
    这天夜里,又起了大风。北风呼拉拉地响,原本很累的小两口都给呼啸醒了。
    陈香贝担忧道:“这么大风,明天怕又是个下雨天,看来房子又要停工一天了。”
    “要下雨也没办法。不过今年还好了,没往年冬天的雨水那么多,反正过年前把房盖好,应该是没啥大问题的!”梁自强听了听风声,安慰道。
    结果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却并没有下雨。晚上的大风也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反而是个适合盖房赶工的好日子。
    梁自强照样一大早去了镇上,买回来一批当季的蔬菜。因为去得早,还割到了几斤肉。
    中午照旧是每桌七八碗菜招待所有干活的村民。
    村民们夸味道不错的同时,其中也有人开始感到了美中不足——很明显,桌上吃到的所有鱼虾类,全都是晒干货。
    带鱼干,是上次梁自强带鱼汛大丰收,特意提前留了不少在家里,陈香贝晒制成的带鱼干;毛虾,也是晒干的虾皮;
    其他像龙头鱼干、青占鱼干,全是咸鱼、干鱼。
    就连海莴苣、裙带菜,都是上次收获的那些,晒成了海菜干,现在置办饭菜时再用水泡发的。
    这个季节没办法,别说自己去浅海搞不到鱼,就算是想去镇街上买,也同样很难买到活鲜鱼类,都是干货居多。
    可帮工们不管这些。一群渔民,帮着东家干活盖房,这么长时间以来却没吃到一餐鲜活的海味,免不了是要嘀咕几句的。
    陈香贝也听在了耳里。趁梁自强进里屋时,悄悄跟了过来,掩了门,有些犯愁地诉苦道:“我也想做一两个新鲜海货的菜,可赶上这月份,我上哪变出海鲜来?最近在买菜办饭上面,我可没省钱!”
    “没事,话总有人说,他说他的,你当没听见,至少大多数人对饭菜很满意的!”梁自强看她愁得一对好看的眉毛都打结了,抬手给她捋了一下腮边的发丝,笑笑安慰她。
    转念忽一想,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搞到鲜活的海鲜吧?
    “昨晚刮了一晚上的大风,”他揣测道,“应该有很多躲在泥沙里过冬的文蛤被风浪掀出来,另外砺虾也会翻出来一些。现在风停了,说不定我能搞些回来,丰富一下伙食!”
    “你打算大中午的去赶海?”
    “赶海捡那点蛤,怕是还不够两三个人吃。你忘了我会高脚罾?现在就去浅水里捞一中午,运气好捞到的文蛤说不定够你两三天开蛤蜊汤了。文蛤花蛤汤都很鲜,这月份能吃到的鲜货也就这些了!”他盘算道。
    “你少开玩笑!这什么季节,你去推高脚罾?海水冷得都刺骨头!”陈香贝一把扯住他,不让去。
    “你看,哪是你想的那样?冬天推高脚罾跟夏天推高脚罾,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推法。我得穿上雨靴,不往太深里走,水刚好淹到脚底板就差不多了!你以为还跟平时样,一直让水浸到腰子来,那不冻死去?我没那么蠢!”他解释道。
    “这么浅真能捞到蛤?”
    “没深水地方多,有肯定有的,昨晚的风不会白刮!”
    “那你小心点。没有就回来,不要往深的地方去!”
    听他这样说,她放心了不少。反正他推高脚罾的技术她现在也早就清楚了,没太多好担心的。
    村民们还在饭后闲聊,小憩一会。这时梁自强已经找出自己那双长筒的雨靴,穿在了脚上。
    然后又从屋里翻找出了高脚罾那套工具,出门就往海边走去……
    连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