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和三房得知老爷子时日不多了,态度各不相同。
苏有志一家觉得,老爷子早点走也好,上面的两位双亲,张氏和苏正禄。
他们走得越早他们越能早点断了和大房那边的来往。
他们同意儿子拿自己的俸禄去补贴老爷子,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三房。
苏有山和陈氏也从郎中那里得知了老爷子的病情。
“这样天天争吵,哪里能有好的时候?”苏有山叹了一口气说道。
陈氏抱着安安玩耍,她倒是要比陈氏想的开,“老爷子气大,心事又多,还总喜欢闷着,叫他少干点活,一把年纪了,伺候田地是辛苦事。
等家里没有了产出,大哥他们自然就知道要帮忙了,要我说啊,读书人清贵是清贵,可是这也要分家世啊,咱们农户出生的,跟那些大户人家不一样,端那么高的架子干什么?”
苏有山知道陈氏是在说老爷子倔强,非要一个人担着家里的担子,可是这终究是生养他的爹娘。
他沉默的去了厨房烧水。
本来在烧水的碧兰替换了出来,她小心翼翼的走到自己主子边上,说道:“王妃,苏三老爷怎么了?我瞧着好像有些闷闷不乐的?”
苏蓁:“老爷子病重了,时日无多,我爹他为人子,自然是有些伤心的。”
准确的说,这个院子里,最伤心的应该就是苏有山了。
“咱们要不要再送些药材过去?”秦辞这时问道。
苏蓁笑了笑,“不用了,之前那些药够用的,尽一份心意就够了,而且,再好的药也治不了那病。”
秦辞贴到苏蓁的耳边,轻声问道:“那病你也治不好吗?”
苏蓁见秦辞一副小心翼翼,怕别人听到的模样,笑了笑,“早点发现的话或许还有救,现在肯定是没得救了,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就算发现的早,他们也不会让我治的,在他们眼里,我可是个混不吝的,治那个病,得动刀。”
秦辞又不解了,“什么叫动刀?”
“就是差不多要把肚子剖开一个小口子,你说,老宅那些人,谁能同意?”苏蓁耸了耸肩,“别说老宅那些人了,就算是我爹娘,他们恐怕也不会同意的。”
想了想,苏蓁又道:“这样吧,碧兰你替我爹送些软糯的吃食过去吧。”
走之前吃饱喝好也不错了。
碧兰提着食盒往大房走,刚到院门口,就见孙杏梦端着个陶盆往外走,盆里是黑乎乎的药渣,正往墙角的土坡上倒。
她脚步顿了顿,眼角余光扫过药渣——里面只有些普通的柴胡、甘草,哪有半根野山参的须子,连灵芝的碎末都没有。
她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笑着对孙杏梦点头:“大嫂忙着呢?苏三老爷叫我给老爷子送些小米粥和蒸蛋来。”
孙杏梦愣了愣,连忙放下陶盆:“三伯有心了,快进屋吧,爷爷刚醒。”
碧兰将食盒递给张氏,又说了几句“让老爷子趁热吃”的客套话,便匆匆告辞。
回到三房,她立马将这事告诉苏蓁,恰逢苏有山和陈氏也在,两人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怎么会没有?那野山参和灵芝是我亲手包的,怎么会不在药渣里?”陈氏急得直跺脚。
苏蓁让碧兰去大房墙角把药渣捡些回来,不多时,碧兰用帕子包着些药渣进来。
苏蓁捻起一点闻了闻,又对着光看了看,肯定道:“这确实是普通的疏肝理气药,没有咱们送的药材。”
苏有山气得额头青筋直跳,抓起帕子就往外走:“我去问问他们!那药材是给爹救命的,他们居然敢这么做!”
陈氏和苏蓁连忙跟上,刚到大房院门口,就见苏有山指着院里的药渣,对着苏有书怒吼:“你给爹喝的什么药?我们送的野山参和灵芝呢!”
苏有书脸色煞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眼神躲闪:“什么野山参?有山你是不是记错了?小蓁送来的就是这些药材啊!”
“我记错?”苏有山气得发抖,“那包药材是我亲手交给你的!青布裹着,里面是野山参和灵芝,你敢说你没见过?”
苏有书往后缩了缩,眼神躲闪:“我……我没有!是郎中说爷爷身子虚,不能吃太补的,所以我……我就换了些温和的药!”
“温和的药?”苏有山上前一步,指着药渣冷笑,“温和的药能值五十两银子?你当我是傻子吗?药铺掌柜都告诉我了,那包药材至少能卖五十两,你敢说你没私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