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3章 朝会  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半夜的月色,透过乾清宫雕花的窗,洒下几缕清辉,落在铺着明黄色锦缎的龙床上。
    殿内只余两盏长明灯燃着微弱的光,映得金砖地面泛着冷寂的光。
    正熙帝今日宫宴上多饮了几杯御酒,酒后困倦来得快,便早早屏退了众人歇息。
    他已过知天命之年,早没了年轻时召嫔妃侍寝的兴致,赵皇后身子素来孱弱,坤宁宫他更是极少踏足,大多时候,都是独自宿在这乾清宫内。
    许是酒意上涌,喉咙干得发紧,正熙帝猛地睁开眼,撑着锦被缓缓坐起身。
    守在外间的裘总管耳力极敏,闻声当即捧着一盏温水轻步进来,身后跟着的两个小太监连忙上前,将床头的烛火拨得更亮些,跳动的火光瞬间驱散了殿内大半的昏暗。
    “陛下。”裘总管的声音压得极低,将温水递到正熙帝面前。
    正熙帝接过茶盏,仰头将温水一饮而尽,喉间的燥热稍缓,他看向躬身立在一旁的裘总管,眉头微蹙:“你这把年纪了,还守什么夜?早点回去歇着。”
    裘总管脸上堆着恭顺的笑,眼角的皱纹挤作一团,伸手接过空茶盏,低声道:“回陛下,奴才就算到了这把年纪,也永远是您的奴才。今日不比往常,奴才实在放心不下,守着心里才踏实。”
    正熙帝酒后头有些发沉,闭着眼靠在床头的引枕上,裘总管见他神色倦怠,忙朝门外递了个眼色,两个捧着暖炉的小宫女轻步进来,正要上前为他按摩,却被正熙帝抬手拦住。
    “不必了,”他声音淡淡的,带着沙哑,“朕歇会儿就睡了。”
    裘总管会意,当即挥手让殿内的太监宫女尽数退下,偌大的寝殿内,只剩二人。
    正熙帝闭着眼,却没真的犯困,他深知裘总管素来沉稳,若不是有要紧事,绝不会在此时留下来。
    果然,殿门刚合上,裘总管便俯身禀道:“陛下,安远侯两个时辰前已出了侯府。”
    正熙帝眼睫微抬,依旧没睁眼,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哦?那丫头醒了,这小子倒真是坐不住,没想到赵家,竟还能出这么个情种。”
    他轻笑一声,笑声里听不出喜怒,“可是去联系那些人了?”
    “回陛下,正是。”裘总管垂首应道,“奴才已派人盯着了,与您预想的分毫不差。”
    自温以缇醒来的那一刻起,乾清宫的眼线便将消息递了过来。
    正熙帝端坐在龙椅上多年,这后宫与朝堂的风吹草动,从没有能瞒过他的。
    正如温以缇心中所想,她能从昏迷中醒来,从来都不是侥幸,而是正熙帝默许的结果。
    殿内又静了下来,只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的轻响。
    正熙帝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窗棂外的月色上,眼底深不见底。
    而后,裘总管躬着身,声音压得极低,有条不紊地向正熙帝禀报今夜京城的动向,比如温老爷一行人一出宫就到崔家,面见清河崔氏的族老…
    还有那些盯着养济院的,也凑在一处密议,似是在盘算…
    正熙帝靠在引枕上,闻言缓缓睁开眼,眼底映着烛火的微光,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哦?看来朕得早些歇息,明日的早朝,定是热闹得很。”
    裘总管恭声应下,话锋一转,又禀道,“陛下,京中坊间与宫里的流言已查清了,确是温尚宫散布的。奴才瞧着,她这是又在暗中谋划着什么。”
    提及此事,正熙帝眸色微沉。
    温以缇突然在京中散布那些苦命女子的遭遇,他虽能断定与争夺养济院脱不了干系,也猜个七七八八。
    可温以缇素来爱走奇招,脑子里的想法刁钻奇特,正熙帝一时半会儿,还真摸不透她心中究竟打着什么算盘。
    但正熙帝也懒得深想,明日便见分晓,左右翻不出什么浪来。
    裘总管点头称是,正熙帝却忽然想起一事,问道:“皇后还在查老大公主与二公主的死因?”
    “是,陛下。”裘总管连忙回话,“不过近来因温尚宫,坤宁宫的人似是收敛了些。”
    听到这话,正熙帝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温以缇劳累过度突然昏迷,使正熙帝临时起意让她就这么睡下去。
    几十年前的旧事,因温以缇的牵扯再度被翻出,赵皇后为此劳心劳神,正熙帝心中本就不悦。
    既想给温以缇一个教训,敲打她与赵皇后不要再揪着旧事不放,又想借着养济院这块饵,看看朝中各方势力的心思。
    这才借着温以缇“昏迷”的由头,将养济院的事摆上了台面。
    后来七王爷、十王爷也掺和进来,正熙帝便毫不犹豫地抛出了养济院的章程,如同匠人纺线般,将各方势力的动向当作丝线,一点点织进早已布好的网中。
    夜色褪得无声又急促,东方天际已漫开浅浅的鱼肚白,将皇城巍峨的宫墙染得淡了些冷硬轮廓。
    每月初一和十五是大朝会,因昨日中秋宫宴,大朝会便推迟一天。
    往日早朝只需五品及以上官员入殿议事,今日却不同,京中各衙门的六品、七品官员,连带着回京述职的地方皆会聚在殿外丹墀下候着,等殿内议至相关议题,便要听宣入殿,或是奏报实务、旁听议论,也算参与了这场朝政。
    因此,早朝官员的的必经之路上,除了身着绯紫朝服的五品以上官员,还多了许多绿色官袍的身影
    他们按品级与所属衙署,在边缘列成整齐的队伍,少了几分高阶官员的沉稳,多了些按捺不住的拘谨。
    寅时初,宫门侍卫执戟唱喏“入宫”,官员们迈着沉稳步伐依次踏入。队伍沿汉白玉御道缓缓前行,绯色官袍的五品以上官员走在前头,绿色官袍的下级官员紧随其后,腰间玉带碰撞的轻响混着脚步声,在空旷的宫道间轻轻回荡。
    寅时末,官员们尽数抵达殿外广场,按文东武西的规制列队站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