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河右岸,韩林等人也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远处骚乱的场景。
谁也没想到,经过他们的炮轰,竟然让建奴引发了传说当中的营啸。
毕竟谁也没经历过,营啸这件事历来都只是听说,但就那些传说,也让人从心底往外发寒。
马上,所有人又大喜过望。
因为营啸所造成的伤害,可比他们这四十门火炮要大的多的多,这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精神上的打击。
如果鞑子贵族们不及时处置,或者处置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会将炸营蔓延到全营,整个南海子的女真大军瞬间就会分崩离析,自相残杀。
到时候别说是皇太极了,就是老奴从地底下钻出来也不顶用。
高兴过后的韩林心中又有些惋惜。
现在是女真人最脆弱的时候,如果此时有大军在附近,直接向南海子进攻,不说全歼建奴,至少能够让其损伤半数以上。
但可惜的是,他这里只有五百人,韩林也不会丧心病狂的让他们去冲阵,那与肉包子打狗没什么区别。
过了不久,韩林发现女真人的动作其实也很快。
在第四轮炮击过后,已经有女真人开始有组织地对乱军进行镇压,知道不能再拖下去的韩林,叫人又多放了两轮炮以后,即刻收整人马,开始撤退。
好在营啸的发生,让女真人自顾不暇。
也让原本都已经准备尽弃火炮的韩林,有条不紊地将炮都收了回来,从容撤退。
五百人,十数辆大车,很快就隐没在了北方茫茫的夜色当中。
黑暗当中,行进的队伍一言不发,只有脚步声和车轮碾过地面所发出的轻微声响。
就这么闷头走了大约六七里路,已经确认身后没有鞑子追兵的韩林,终于忍不住,先是“噗嗤”一声,紧接着就仰天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实在是情难自已。
而他这一出声,所有人也跟着笑,原本队伍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战兵们相互吹捧,你说什么“今日里你装子儿的速度好快”,我就说什么“你炮发的火候也整的不错”云云。
一时间,整个队伍都散发出了欢乐与祥和的气息。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走在韩林身旁的向导任守忠等韩林笑完以后,对着其作揖恭贺道:“如此混乱,鞑子肯定死伤不少,大人此番未损一人一马,实在是大功一件啊!”
花花轿子众人抬,韩林也礼尚往来地道:“要不是任兄领路,我们也不会功成,任兄请放心,回去以后我必然为任兄请功,甚至,这件事被载于史册也说不准。”
“那小人就谢过大人!”
听到自己的功绩很有可能为后人传道,任守忠心中大喜。
韩林笑着又嘉勉了他两句。
不过其实任守忠没有说到点子上。
建奴围困京师数日,闹得人心惶惶,正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人心,广渠门那里虽然胜了,但那是背城而守。
如果说攻的话,目前他还是第一个,虽然不知道取得了多大的战果,但正如任守忠所说,发生了营啸,鞑子肯定要比炮轰死得多得多。
而最主要的,他们这一次,可以说是打击了鞑子的嚣张气焰,而这正是现在最需要的。
范继忠也喜滋滋地凑过来对着韩林道:“三屯营驿站,让大人升上了游击,东便门下外加这次奇袭,这功劳盘算下来……”
他一拍巴掌:“可不得了哇,大人战后难不成要升参将了?!”
“那就借范副把的吉言,等老子升了官,你们也跟着升。”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乐亭营军官们的利益和他都捆绑在了一起,他升了官,麾下自然也会跟着升,更别说李柱、范继忠这种亲信了。
不过韩林对此其实还有些担心,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他从一个管着五十人的贴队官,成为了游击将军他家又并非将门,没有蒙荫子承一说,这就已经够惊世骇俗的了。
要是再升参将,那他这个进阶的速度,莫说大明朝了,就是历朝历代,都属于罕见的那种。
但这个功劳是实打实的,谁也抹杀不了,韩林甚至都开始隐隐有些期待了起来。
袁崇焕所下的军令既已完成,他们也没必要再像来时那样躲躲藏藏,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明显快了不少,至巳时就已经赶回了韦公寺。
对于如此快就返回的韩林,周文郁也是惊讶万分,赶忙叫人向袁崇焕进行通报。
不过很快消息传了回来,说消息已经递上去了,不过袁崇焕正在与众将领军议。
韩林与周文郁都有些无奈,看着自己人困马乏的队伍,韩林对着周文郁请求道:“周将军,我这五百人两天一夜精神紧绷,也没吃上一口热乎的,能不能劳烦周将军给安排一个歇脚的地方,再弄些吃食于我?”
“应当的!应当的!”
周文郁当即答应了下来,在吩咐手底下的人尽快去安排以后,他又一把抓住韩林的衣袖,急切地道:“韩将军,快与我说说当时的情形如何?如此当世奇功,如果不记传下来,本官可是要后悔一辈子。”
韩林知道他又要去写那个什么《边事小纪》了,心中暗暗腹诽,你老将我乐亭营的事写在你们辽军的记传当中做什么?
但他刚承了周文郁的情,也不好推脱,两个人不顾身份地就坐在庙门口的石阶上说着炮轰奴营的事。
听到韩林分批发炮,用以对鞑子造成最大的杀伤,周文郁“啪”地一拍巴掌:“环环相扣,心思缜密,韩将军真乃智将也!”
“周将军谬赞了。”
韩林谦虚地说道。
“后面又如何?”
周文郁继续迫不及待地向韩林问道。
“后面……”
韩林刚刚说话,身后一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个声音道:“韩林韩游击在哪里?都堂请你速速进去。”
站起身来的韩林看着周文郁耸了耸肩。
“方才不是说在军议么?怎地偏偏说到关键处要召见!”
周文郁急的抓耳挠腮。
但既然是袁崇焕的命令,两个人也不敢违背,周文郁也只能放韩林入庙去与袁崇焕面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