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6章 震惊  铁蹄哀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亭游击韩林特来复命,奉都堂钧旨,属下于二十八日夜率炮队轰奴,贼营大乱,死伤无数。”
    韦公寺正堂当中,韩林对着居于正中首位上的袁崇焕禀告道。
    此时的厅堂内众将都还没散,看起来会议开到一半,袁崇焕就将他给召了进来。
    “韩游击辛苦。”
    袁崇焕微微点了点头,紧接着又似乎十分关心地问道:“不知五百健锐折损几何?”
    “回都堂,此战,我部未损一兵一将、一车一炮,除了稍显疲惫以外,都全须全尾地回到了营中。”
    “什么?!”
    袁崇焕还未说话,坐在他下首的祖大寿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有些惊讶地问道:“这怎么可能?”
    不仅祖大寿如此,厅内的吴襄、何可纲、祖大乐等人也都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跪在正中的韩林,随即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一直表现得十分淡然的袁崇焕,也不由得眯着眼睛问道:“果真如此?”
    韩林笑道:“卑职怎敢在都堂和各位大人面前扯谎?属下带去的五百人都返回了营地,除了略显疲惫以外,并无大碍。”
    私语声中,有倒吸冷气的声音。
    在他们看来,区区五百人就算擎着夜色,就算用炮远距离轰击敌营,但对面可是有足足五六万人。
    黑暗当中的火炮炮口的火光十分明显,恐怕一开始就暴露了,只要建奴遣两支骑兵就能将他们给击溃,所有人心里都默认这一仗就算不全军尽殁,能逃出生天的怕是连二成都不止。
    但谁能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个结果。
    韩林跪在地上,余光扫向了诸人的表情,心中冷笑不已。
    除了惊讶以外,这些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脸上表现出惊喜的神色。
    非嫡系就只能去当炮灰。
    必赢的仗哪里能轮到他这个外人,恐怕关宁军内部早就抢破脑袋了。
    然而就在他们眼里的必死之师,现在打出了个这么漂亮的仗出来,自然让这些关宁军的将官们有些无地自容。
    袁崇焕轻轻咳了一声:“韩游击壮我军威势,此番大胜,实在是建奴入口以来未有之胜。”
    他指了指一个空位对着韩林道:“韩游击且坐。”
    其他诸将也都跟着袁崇焕附和,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但现在谁也不敢再小觑了韩林和他的乐亭营。
    韩林对着袁崇焕抱了抱拳:“卑职只不过是听令行事,能胜皆赖予都堂居中运筹。”
    等韩林在左侧中间的位置坐下以后,袁崇焕竟然一改严肃的面容,竟然十分随和地向韩林解释道:“韩游击来得正好,本督正在与诸将商议后续军事,吴参将,你且仔细与韩游击说说。”
    袁崇焕的态度略显得有一些前倨后恭,因为不管怎么样,这道命令都是他下的,韩林输了,那是外镇兵难以成事,韩林赢了,那这运筹帷幄之功,仍然是他的。
    韩林的上首就是吴襄,在得了袁崇焕的吩咐以后,他笑着对韩林说着这两日的事。
    此时韩林才知道,原来在他行进的这几日,在皇太极的率领下,鞑子大部已经向左安门下的关宁军连日冲击。
    得亏城头城下的炮火犀利,这才没让鞑子得逞,昨日鞑子更是在试探了一番以后就即刻撤走,不过关宁军还是有一些损伤,甚至昨天一门炮炸了膛,点燃了旁边的发药,十来个卒伍不敢退,就立在火中。
    然而建奴人数众多,如果用车轮战的话,那关宁军也支撑不了几日,现在,袁都堂与众将商议的是,要不要再向皇上请命,让辽军进入城池当中。
    韩林闻言点了点头,默不作声。
    “本督已经几次三番向圣上请命,然而圣上未置可否,诸位以为如何?”
    袁崇焕淡漠的声音发出以后,堂内的窃窃私语的讨论立马就停了下来。
    沉默了半晌以后,祖大乐开口道:“都堂卑职以为,应当再向皇上请命,有对满镇的恩典在前,或许皇上会答应。”
    “就是!”
    一个看起来脾气十分火爆的大汉站起了身,韩林认出这个人是都司戴承恩,听其语气举止,这明显就是一个典型的军中汉子。
    他先对着袁崇焕拱了拱手随后高声道:“凭啥满总兵的宣大军马就能入瓮城休整?他们宣大在德胜门可是打了大大的败仗,咱们在广渠门赢了的反而入不得城中?就算是偏心,也不能偏到这个份儿上!”
    虽然戴承恩的话说的不好听,但反而将这些关宁将官们的怨气也给点了起来,纷纷用言语附和戴承恩。
    不过袁崇焕依旧沉默不语。
    坐在韩林身旁的吴襄此时也站了起来,对着袁崇焕说道:“都堂,皇上不在军中,不知我等的苦楚,我军连日征战,忍饥冻馁,皇上几番催进……”
    说着吴襄指了指身边的韩林道:“昨日我等也进了,韩游击携大胜之势归来怕是皇上一高兴,就许我们入城了。”
    听着吴襄的话,韩林心中苦笑。
    外镇兵马不准入城,这是祖制,眼前虽然有满桂的例子,但这算是个特例。
    毕竟满桂、侯世禄所领的宣大兵马与鞑子在城外结结实实地打了一场,又因为城头京营的失误,轰了自己人,满桂、侯世禄两个人也身受重伤,最后万人只收拢了千人的残兵。
    如果不让他们入城,反而显得朝廷不近人情。
    但关宁军不一样,朝堂与百姓对“东人”本来就十分敌视,而且这种损伤不大,成建制的部队入城,确实会招致许多非议。
    作为外人的韩林本来不想参与这件事,但没想到,七扭八拐地,还是拐到了自己的身上。
    一直未开口的祖大寿也终于开口道:“都堂,属下也认为大家伙儿说得在理。”
    袁崇焕轻轻地“嗯”了一声,在他的心里,也是十分想入城的,有了城池的依托,要比现在在城外驻扎安全许多。
    于是拍板道:“既然都同意如此,那本督即刻上书,恳请皇上恩典,许我军入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