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函谷关上(6)  三塑强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妨,无妨。吾等也正要见识成公子的盖世之才。”
    有了可能让蔡成出丑的机会,这些前朝重臣如何能放过。
    皇甫嵩出面打圆场。
    “诸公,总得给公子一点酝酿的时间吧?我想诸公用完午餐,以公子的才思,那时必然能吟出一首可传世的诗赋。”
    皇甫嵩本是拍马屁,结果他不知道,差点拍在马腿上。
    如果蔡成此时还有穿越者的记忆,吟上一首以函谷关为题的诗词,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可蔡成自从中毒之后,便已失去了穿越者的记忆,真要吟不出来,在大汉名望冲天、威望滔天的成公子,可真要丢个大丑。
    估计,“才华盖世”的桂冠便要永久离蔡成而去。
    听到皇甫嵩如此打圆场,所有人开始拼命往嘴里扒饭。
    他们可不想给蔡成太多的思考时间。
    蔡成则一个人踱步到远处,脑中则在拼命地旋转,挖空心思想拼凑出一首诗词歌赋。
    可他小时候比较纨绔,读书也不是很认真,真没有那个才华呀。
    蔡成此时恨透了蔡邕。
    你说你不是我的准岳丈吗?
    当年“兖徐犯青州”,你便参与了谋划,我也没打算和你计较,结果今日你又来害我。
    难道我非要追究你当年谋划“兖徐犯青州”一事,你方才会收敛吗?
    要知道,“兖徐犯青州”的所有来往信件,当前都已被刑部收档,你在信件上的签名,可是铁证。
    蔡成一边腹诽蔡邕,一边想拼凑出一首诗词。
    当然,真正的蔡成还是很聪明的。
    可聪明归聪明,可他并不擅长诗词歌赋呀。
    就在大家快把餐盘中的午餐吃完之际,远离人群二十几丈的蔡成,突然之间喷出一口血。
    别人倒没怎么注意,可蔡琰、轻风、细雨三人,可一直都在默默地关注着蔡成。
    她们非常担心蔡成作不出诗词,从此成为大汉的笑料。
    毕竟,除了蔡成带着蔡琰、轻风、细雨三人从青州、冀州再入幽州的一路上,吟诗作赋也不多。
    那时的蔡成,每日不是查看各个方向的军报,便是谋划着一举掌控大汉北方九州的战略战术。
    关键是那时的蔡成每日都要奋笔疾书,把他脑中的知识尽可能都写出来。
    行军时,他便利用晚上停止行军的时间,秉烛挥毫;
    在漆垣时,更是不分昼夜,只要有一点空闲,都会坐于桌前,提笔疾书。
    当然,行军时,蔡成的口中倒是不时地流出一些极美的诗句,也都被蔡琰默默地记了下来。
    可那些诗句不是缺头,便是少尾,极少有完整之诗词。
    如今,蔡成沉睡了五年,刚刚醒来便要花费心思做诗赋,让蔡琰、轻风、细雨三人心疼不已。
    如今,看到蔡成突然喷血,三人再也不管不顾,全力跑向蔡成。
    蔡成从身上掏出麻巾,擦了擦嘴角上的血渍,脸色苍白地对着正跑过来的蔡琰、轻风、细雨三人笑了笑,说道:“无妨,是吐出了胸中淤血。这一吐出来,身心俱畅。”
    “是过于用脑才吐血的吗?”蔡琰急问。
    远处没有跟过来的典韦和许禇,此时也发现了这边的不对。
    许禇叫了起来。“公子怎么吐血了?”
    这一叫,城上的所有人都看向蔡成的方向。
    虽然此时蔡成已经把嘴角的血渍都擦掉了,可地上一摊血,还是落入了众人的眼中。
    蔡成看瞒不住,干脆就快步走了过来,笑道:
    “多谢诸公让我吟诗作赋。沉睡五年未动脑筋,如今一动脑筋,才思不足,却把体内的淤血憋了出来,使我身体顿时轻快许多。”
    张机赶紧上前几步,为蔡成诊脉。
    张机比华佗年轻几岁,加之华佗这些年来,研究外科手术已然上瘾,所以,只能是张机带着一个外科、一个内科大医堂郎中随行。
    张机诊脉后,马上笑着说道:“好事,大好事!体内淤血尽去,内腑功能愈加蓬勃。”
    听张机如此说,大家都放下心来。
    如果是因为他们逼迫蔡成吟诗作赋,再导致蔡成身体出现什么变化,那内阁肯定饶不了他们。
    哪怕内阁不会公开降罪(也没法公开降罪),他们这辈子也别再想入朝堂为官了。
    蔡邕看到自己再次“好心办坏事”,马上想弥补一下。
    “公子,吾未及思虑汝刚刚醒来,才提作诗之议。如今公子已然吐血,万不可再殚精竭虑想那诗句,应马上入关中郡邸休息一番。”
    蔡邕内心对自己大骂特骂。
    刚刚成公子已经说了,要立蔡琰为正妻,还同时迎娶轻风、细雨二人,自己怎么就那么不开窍,非要想成公子在这里出出风头。
    待女儿为正妻后,成公子哪里会亏待自己,还用自己拍马屁?
    自己真是比驴还蠢。
    谁知道,蔡成却笑着对蔡邕说道:“伯喈公莫要自责。如若我知道拼命用脑可促使吐出淤血,醒来这些时日,我早拼命用脑了。
    “何况,未吐出淤血之时,脑子也不管用,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半句诗句。
    “如今,淤血吐出,神清气爽,诗句已然在脑中自然出现。
    “既然诸公已用完午餐,我便吟出来,供诸公点评。”
    言毕,蔡成便朗声高吟: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
    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
    谩持白马先生论,未抵鸣鸡下客功。
    符命已归如掌地,一丸曾误隗王东。
    这些三公九卿均是才华横溢之人,闻后均未出声,开始琢磨这诗中的味道。
    这诗哪儿来的?
    就是蔡成吐血那一瞬间,出现在蔡成脑海中的,蔡成也不知道这诗是如何来的。
    原来,上天并无法抹除蔡成的记忆,只是封印了而已。
    蔡成苦思冥想,一时因想不出半句诗句而头痛欲裂,眼看便要伤到蔡成的神魂之时,激发了脑中的自我保护机制,从被封印的记忆中,硬是挤出来这一诗句。
    这一诗句,本是宋朝诗人胡宿的《七律·函谷关》。
    当然,此时还没到唐朝,唐朝极大可能无法出现了,自然就变成蔡成所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